拾麦穗的旧时光

编辑: 王艺峰 2024-06-28 22:35:36

□张天成

夏收时节,驱车回乡。车窗外大片的麦田,如一幅金色的油画铺陈在田野之间。燥热的风夹杂着淡淡的麦香飘进车内,从空气里都能嗅到丰收的喜悦。看着收割机在麦地里隆隆作响的繁忙景象,儿时拾麦穗的记忆一下被唤醒了。

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因为地处山区,地块很小,山坡地较多,收割机的应用和普及都比较晚。小时候,村里的人们大都保留着镰刀割麦的传统。那时一到夏收,学校会统一放假,让学生回家帮大人收麦子,我们称之为“麦假”。“麦假”里,小孩们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拾麦穗。

麦收季的天气,骄阳似火,暑气蒸腾,吹来的风都带着热气。大人们在前边割麦、捆麦,忙得热火朝天,小孩们就跟在后面拾麦穗。农民对粮食有着天然的敬畏之心,不允许浪费一粒粮食,一块地要来回拾好几遍,直到麦穗被拾得干干净净才行。

拾麦穗看似简单,但并不是个轻松活儿。刚刚割完的麦地里,竖立着一垄垄坚硬的麦茬,走在里面,脚底被扎得生疼,有时稍不注意,脚踝处就会被划出一道道血印。麦穗的麦芒像针一样又尖又细,拾麦穗时手指常常被刺得发痒,难受极了。

我家有七亩地,拾麦穗的任务就落在我和姐姐身上。每天清晨,天刚亮我们就要跟父母上地拾麦穗了。我们挎着小竹篮一遍遍弯腰、捡拾、起身……刚开始还兴致勃勃,没一会就累得腰酸背疼。临近中午的时候是最难熬的,拾一会儿麦穗,小脸就被晒得通红,指甲缝里全是土。

趁大人不注意时,我们便开始偷懒,一会用麦秸编个小扇子,一会儿又逮起蚂蚱。有时候运气好,还能在麦垄里发现鸟窝,我们小心翼翼地将鸟蛋收起来,用麦秸搭建一个小鸟窝,算是“苦中作乐”了。

“妈,太热了,啥时候回家?”拾累了,我总会不耐烦地催促。

“再拾一会,你俩谁拾得多就奖励谁一根冰棍!”在母亲的“诱惑”下,我和姐姐比赛拾起麦穗,很快就能拾满一篮子。

拾回来的麦穗,直接晒在院子的水泥地上。晒干后,母亲用棍子捶打麦穗进行脱粒,再用簸箕把麦糠扬出,把干净的麦粒放进粮囤里,颗粒归仓后心里才算踏实。

儿时的农村,麦子可以直接用来换物。当听到叫卖西瓜的声音时,我和姐姐迅速跑出门去,一路追赶着将瓜车拦下,求母亲拿麦子换些西瓜。这时,我们的“劳动成果”便派上了用场,母亲舀上一大碗麦粒,换回来两个西瓜。回家后,用刚抽上来的井水将西瓜冰镇一下,清凉又解暑。吃着用自己劳动换来的西瓜,心里美极了。

一晃多年过去了,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收麦不再是累人的农活儿,夏收短短几天便结束了,那段拾麦穗的童年时光,也成为我心底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夏风又起,麦浪滚滚。拾麦穗的旧时光,似一抹淡淡的乡愁,时刻提醒着我来自哪儿,更教会我莫忘“粒粒皆辛苦”。在悠长岁月的浸润中,我学着父母的样子,慢慢养成了勤俭节约、细水长流的持家之道。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2277825924@qq.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