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书国:将断臂练成“铁臂”的太阳村汉子
邬书国,男,1968年1月生,重庆市奉节县红土乡太阳村村民。壮年时,邬书国因一次意外失去了双臂,在短暂的低沉后,他积极探索、勇敢尝试,将残缺的断臂练成了“铁臂”,并收获了自己美满的家庭;他坚毅、勇敢、向阳而生、用爱回报帮助过他的人,用积极乐观感染着身边人,他就像一个太阳常升在太阳村上空,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
突遭横祸 壮年男儿失去双臂
邬书国家和大多数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家庭一样,父母没有念过多少书,家中兄弟姊妹众多,生活拮据。邬家全靠常年患有支气管炎的父亲和母亲务农维持。早些年大哥还能帮忙支撑家庭,自从大哥结婚后,要经营自己的小家庭,家中的重担就落在了邬书国的肩上。
18岁开始,邬书国就辗转全国各地打工,他先后当过建筑工、进过铁矿、进过砖瓦厂……所从事的都是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工作。
1992年,时年25岁的邬书国为了挣更多的钱,选择了和同村人一起到河南从事挖煤工作,虽然工作强度高,工作环境差,但是这一职业在当时的收入相对可观。在他的辛勤工作下,眼见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也有望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了,但命运却在他最精彩的年纪里降下厄运……在一次开采爆破时,因为引线故障,在排查过程中雷管意外爆炸,邬书国的两只手臂被当场炸断。虽然工友将他及时送往医院,但因为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尽管捡回了一条命,但邬书国却永远失去了双臂......
这飞来横祸对于一个正直壮年的汉子来说,无异于跌落万丈深渊。很长一段时间里,邬书国都无法面对这个事实,再加上订婚对象在听说他失去双臂后也离他而去,原本意气风发的邬书国备受打击,曾一度想跳入长江一了百了。
“突然没有手臂了,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甚至上厕所都要人帮忙,那段时间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邬书国说,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自制“手臂” 向阳而生收获爱情
邬书国这种低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多,这期间母亲对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兄弟姐妹常常开导,左邻右舍时常送来关怀。特别是年迈的母亲,既要照顾生病的父亲,还要时刻防止他轻生。这半年整个家里就像笼罩在阴霾中,压抑得不行。
邬书国说,“我们是庄稼人,庄稼见不到阳光无法生长,成熟的稻谷、玉米都需要太阳晒干,如果遇到连续阴雨,粮食都会发霉,我想如果我一直这么死气沉沉、要死要活的,一家人不都得跟着我‘发霉’啊。”
邬书国决定不再坐以待毙,那之后,他拒绝母亲再喂饭,他用橡皮筋、布带子等将勺子、筷子、叉子捆在断臂上,尝试自己吃饭;用脑袋顶、用断臂勾,学会自己穿衣服;在裤子上栓绳子,用脚辅助,学会自己上厕所。虽然缓慢,虽然时常把饭菜弄得满身都是,虽然有时一只脚没站稳摔倒了,但邬书国将眼泪往肚子里咽,夜深人静的无人之时再任由眼泪浸湿被子。
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中,邬书国制作出了适合自己使用的工具,手柄上带双铁环的叉子刀子,超长手柄的镰刀,拐杖式手柄的锄头锤子等等。在学会独立吃饭穿衣后,他就开始下地帮父母干农活,将自制的锄头顶端夹在腋下,再用断臂“握”住自制手柄,并借助胸口顶住,利用身体的惯性一锄一锄深耕土地。
“刚开始那段时间,他每次出去后回来,腋下、断臂、胸口都在渗血,我多次想把他的这些工具扔掉。”邬书国的母亲龙英明说,她的心也在跟着滴血啊。
熟练使用工具后,邬书国逐渐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他在干农活的同时,还接过了大哥经营的小卖部,每天天不亮就去镇上进货,往往一个来回需要近4个小时,但他从不叫苦喊累,每当看到乡亲们用上他背回来的油盐酱醋,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有价值。当听到来买东西的乡亲们说加工稻谷不方便时,他又在家里办起了粮食加工作坊,乡亲们加工100斤粮食他只收取两元电费,以此回馈乡亲们对他的帮助。
因为他的热心好客,他的小卖部和粮食加工作坊也成了信息集散地。2000年,邬书国听说石岗乡有人养蛋鸡走上了致富路,便又动起了发展养殖业的心思。说干就干,他将家里安排好后,跑到石岗乡学起了养殖技术。他深耕细问,硬是足足在养殖场待了一个星期,把技术学扎实后才带着鸡苗回来。
邬书国说,“我不能再输了,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把基本功做得更扎实,才能防止再次跌倒。”
在他的坚持努力下,养鸡场也办起来了,最多的时候养了300多只蛋鸡,鸡蛋远销邻近乡镇以及巫溪县。
小卖部开起来了、加工坊办起来了、养鸡场火起来了,虽然没有了双臂,但邬书国把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只有看着邬书国那布满厚厚老茧的断臂,才知道这男人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努力。
日子好起来了,邬书国也在断臂10年后收获了自己的爱情。经人介绍,他和邻村的周克进组建了家庭,第二年迎来了可爱的女儿,一家人的生活幸福而甜蜜。
做个太阳 照亮别人温暖自己
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邬书国干劲更足了。他除了将自家田地耕种好外,还将周边四五家出门打工人家的田地一并种上,稻谷、红薯、玉米、生姜、猕猴桃等一应俱全。
看到邬书国如此勤奋上进,每到农忙时节,村民都自发来给邬书国帮忙。邬书国也十分感恩,左邻右舍、村民乡邻有个红白喜事,他都主动前去帮忙,每次都担任总管职务,帮主人家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妥妥当当。
“我公公婆婆去世了都是邬书国帮忙张罗,他特别节约,酒水菜食搭配合理,一点儿都不浪费,我们都信任他。”村民潘维香说。
不仅如此,邬书国还十分热心村内公益,他出门总是习惯性带上他的长柄镰刀,将路边的杂草清理干净,让村民出行更加方便;每遇下雨天,他都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去清理周边公路边沟,防止洪水将泥沙带到路面和冲毁公路。
前年,在邬书国的带领下,7社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邬书国所在的7社有一口露天老水井,水质甘甜清冽,但村民们习惯性在井边洗衣洗菜,再加之树叶杂草等落入水中,导致水井被污染。邬书国也劝导多次,但很多村民还是改不了日积月累的陋习。2022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邬书国就组织大家一起商议,共同筹资酬劳,在原来的水井旁修建了一个水池,并加上了盖子,安上了窗户,还建立了社里面的管水制度。现在,周边的40余户都吃上了清冽干净的山泉。
村民易菊英说:“现在我们的水井连一个蚊子都飞不进去,吃水更放心了,多亏了邬书国。邬书国经常顶着红火大太阳还在田里干活,勤快又上进,我们蛮佩服他。”
邬书国让村民们佩服的还不止于此。他在勤劳奋进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邬书国有3个女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于女儿的教育相对不会那么重视。邬书国却一视同仁,在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他将女儿们送到镇上租房子上学,让妻子在镇上照顾孩子的生活,他在家里勤爬苦做,每周按时将种的粮食蔬菜送到镇上,保障妻女的生活。
皇天不负有心人,三个女儿也特别争气,均考上了大学。现在大女儿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两个小女儿也即将大学毕业,一家人的生活充满着希望。
女儿邬森林说:“爸爸虽然没有给我们创造很好的物质条件,但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无比富足,每当想到爸爸我就充满着无限力量。”
太阳村村支部书记梁校兵对此也深有感触,“身残志坚、面对困难永不服输、热心公益的邬书国就像一轮太阳,潜移默化地点燃了身边很多人的心,为我们乡风文明、乡村振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全媒体记者 谢模燕 荣合清 通讯员 秦泊良)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