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下的秋
□何小琼
秋风起,落叶飘。秋日的天空是灰蒙蒙的,秋雨多了几分愁绪,无声无息,风如扇,雨如帘。清晨,窗外的鸟儿啾啾,少了几分愉悦和清脆。但秋,依然有它的况味,否则如何会一年复一年地来去。这个秋日,品味名家笔下的秋,一杯香茗在旁,惬意之极。
春雨缠绵,夏雨热情,秋雨是娴静的。张爱玲对秋雨有着偏爱,她写道:“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喜欢这样的境界,细无声,却又有着灵魂涌动。桔红房屋和鲜艳袈裟成了绝配,即有着张扬也有着内敛,因为老僧的入定,在雨中的洗礼成了一幅虔诚的画面。雨如蛛丝,也代表着张爱玲爱而不得的内心的网吗?在雨季,等痴心所爱的良人?蛛丝密集,是否让她的心如秋雨,有着幽怨和期许?
郁达夫的秋肯定是向阳的,有阳光的香气,有花香。他写道:“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一句十分的秋意,我在郁达夫的字里行间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牵牛花骄傲地绽放,惬意弥漫的幽香。
和张爱玲的秋相比,无疑那碧绿的天色最怡人,目之所及,天高云淡,配上鸽子的飞翔,那叶底一丝丝日光,还有秋日里孤芳自赏的牵牛花,让秋意平添了几分的姿色,与春夏相比丝毫不逊色。还多了几分的静谧悠远。
一直对林语堂写的《秋天的况味》情有独钟。从年少时开始读,一直到现在还会细细品味,甚至可背诵一些段落,在这个秋日再度回味,很是舒适。他写道:“秋是代表成熟,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况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爱上这样的秋日不足为奇,秋月涓涓,美食当前,花香袅袅,谁还敢说秋是萧条悲凉的?
秋的况味,在林语堂笔下不嚣张,不颓废,经历了春的明媚和夏的茂盛,自然而然地来到秋的世界,叶从绿转黄,花从多转少,而月色清冷,美食诱人,桂花馨香,何必庸人自扰之?春花秋月,夏雨冬藏,不正是绵延不绝的世间景致么?人亦是如此,走到秋季就是中年之态,是成熟丰美的季节。用向阳的心态生活和向往,便是眼里有花,心中有香。
细细翻看书籍,继续品味名家笔下的秋。林清玄先生说:“在秋日薄暮时分,来点小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我体会到秋日的浪漫情调,有花有小酒,不醉不归。聂鲁达说:“我记得你最后那个秋季的模样……你眼里跳动着晚霞的火焰,树叶一片片落入你那似水的心田,你像一朵牵牛花紧贴在我怀里,树叶接收着你缓慢而平静的声音,惊愕的篝火燃烧着我的饥渴,甜蜜的蓝色堇盘绕在我的心田。”于是,秋日便有了爱情的韵味,萦绕在我心田,久久不愿离散。
有了名家笔下多姿多彩的秋,内心没有了秋的荒芜,于是,有了繁花似锦,香气撩人。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余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