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八

编辑: 王艺峰 2022-11-16 13:55:40

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是诗的故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然与人文、诗情与战火交相辉映,铸就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瑰丽画卷,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诗城文化。在这里,历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李白、白居易、杜甫、苏轼、王十朋、范成大、陆游、黄庭坚、王士祯等纷至沓来,在奉节或为官、或寓居、或游历,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天我们分享杜甫的一首《秋兴八首》其八。

杜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秋兴八首》结尾一首,思长安胜境,溯旧游而叹衰老也。见其眷恋京华之至。

首联极言长安风土之乐。昆吾、御宿皆为长安城南、终南山北之名胜。汉武帝尝宿于此,故曰御宿。渼陂,池鱼甚美,因以为名,在紫阁峰之阴。游渼陂者,必从昆吾御宿经过。自御宿沿秦岭此麓之塬,至紫阁山阴,约30余公里。道路虽随山曲折,然皆为平地。杜公将昆吾、御宿至紫阁、渼陂视为一条城南游览带,故云逶迤。先生年老浪迹夔州,意在归隐。因昔尝同岑参兄弟游渼陂,经昆吾御宿,喜其风土之良。故切切念之,特挂笔端耳。

颔联句法奇甚。奇在运用了倒装句。按正常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棲老碧梧枝。运用倒装句意在强调香稻和碧梧。即鹦鹉非香稻不食,凤凰非碧梧不棲。杜公自喻不苟食也。啄之而有余。此真丰衣足食之所矣。黄帝即位,凤集东囿栖碧梧,终身不去。杜公自喻不苟栖也。栖之而至老,此真安居乐业之乡矣。可见长安盛时,且不必说得天子公侯极意游玩。乃至布衣穷居亦适得其所也。足见杜公眷念长安之至矣!

颈联转写秋日以切秋兴之题。言当日昆吾御宿渼陂之间,有陆有水。佳人拾翠则于陆,仙侣同舟则于水。亦无法穷极水陆之游兴矣!佳人,巧笑美目;仙侣,望之若神仙是也。春相问,晚更移。着一春字晚字乃反击秋字。相问更移,乃暗示兴字。此联正欲转到今日作秋兴诗也。

尾联忆昔伤今,强烈对比作结。彩笔昔曾干气象。先生曾于蓬莱宫献三大礼赋。曾喜动龙颜。虽实有此事。然此处提出,非自夸张,不过借作转语,以及衬出白头吟望字来,言此天涯穷老。望京华如在天上,既不见有拾翠之人,亦无有同舟之侣。白头沦落穷极无聊,徒具从前气象之笔。以作此苦杀皇天之诗。即何能禁泪之淫淫而下哉!吟,吟秋兴。望,望京华。一头吟,一头望。又一头望,又一头吟。于是头低到膝。泪垂至颐,其苦有不可胜言者。

《金圣叹选批杜诗》对杜甫《秋兴八首》做了如下总结:手舞足蹈了半日,却是瓦解冰消,烟尽灰烬,更无处可出鼻孔息也。白头已是伤心,白头而低垂,更伤心。以白头而吟而望而苦而到底低垂,此伤心之所以彻骨也。八首诗皆从“吟、望、苦”三字中吟出来、望出来、苦出来。若其低垂则未作此诗之前,固如此低垂既作此诗之后,到底亦只如此低垂也。试看八首诗,是一首,还是八首。增得一首否,减得一首否。增得一句,减得一句否。试看八首诗,是分解的,还是不分的。是圣叹勉强穿凿否,锦心绣口才子当共证之。

(刘书东)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