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诗百首赏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是诗的故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然与人文、诗情与战火交相辉映,铸就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瑰丽画卷,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诗城文化。在这里,历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李白、白居易、杜甫、苏轼、王十朋、范成大、陆游、黄庭坚、王士祯等纷至沓来,在奉节或为官、或寓居、或游历,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天我们分享一首范曾的《夔州述怀》。
《夔州述怀》
范曾
梦绕夔州四十秋,而今不复少年游。
荒山雨急惊寒梦,高峡云浓入晓愁。
烈士抒情无泪眼,诗人寄兴只歌喉,
乘风我愿苏公俱,一醉流霞天尽头。
瞿塘峡,两岸悬崖壁立,一江流水湍急,其瑰丽雄奇、气势恢弘,历为世人心仪注目。凡慕名而至者,亲临之感受、视野之冲击、心灵之震撼,必将终生难忘。著名书画家范曾跳出前贤的诗赋碑铭窠臼,高视阔步,别开生面,以他炉火纯青的白描潇洒飘逸、泼墨酣畅淋漓的手法作《夔州述怀》,将他亲临三峡的感受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首联破题,起句突兀,一石激起千层浪。四十年前,诗人来过三峡,从此这方土地就让诗人魂牵梦萦。“少年游”时,也许看到的是水色山光,而现在诗人感受到的,却不是这些赏心悦目的景色了。
颔联切入正题,“荒山雨急惊寒梦,高峡云浓入晓愁”,荒僻的山野,急促的风雨,险峻的高峰,阵阵寒意将诗人从梦中惊醒。长夜难捱,终于破晓,放眼瞿塘,云遮雾障,如此景象,怎一个“愁”字了得!颈联笔锋一转,诗人写到自己的感悟,原来,诗人不只是为眼前的景象而忧郁,而是为“烈士抒情无泪眼,诗人寄兴只歌喉。”烈士,指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或有志建功立业的人。说起诗人,人们都会想起杜甫在夔州的境地,虽然生活潦倒,但诗人仍然是“每依北斗望京华”。在某种环境下,烈士和诗人生存的无奈,只能以“泪眼”和“歌喉”表达自己的心声。
诗的尾联以浪漫的手法,幻想“乘风我愿苏公俱,一醉流霞天尽头”。苏公即苏轼。北宋这位著名文学家,少负才名,博通经史,但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后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几经起落,再贬惠州,一直流放到天涯海角的海南。“一醉流霞”,那放浪形骸的引吭高歌,能给人以无限退想。
《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成之也。在心为志,发声为诗。”此诗既是诗人情感的流泻,更是诗人心灵的燃烧。全诗韵律整络,对仗工整,隶事殷切。
诗人将白话与古体的精粹相交融,完美地将文字的灵光神妙突显出来,从而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刘勰《文心雕龙》)的风采。
(来源:夔州诗百首赏析)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