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镇:创新“法理情”融合机制 打造基层依法治理新样板
面对产业转型期矛盾集中显现、信访压力增大、传统治理模式效能不足等挑战,近年来,大树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以法治思维破题,构建起“法理情”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聚焦精准普法,夯实法治根基。转变“大水漫灌”普法模式,将责任嵌入33个基础网格,网格员担任“法治宣传员”,通过“一日三巡+法治微宣讲”实现普法入户到人。依托矛盾热力图研判,开展“春耕护农”“家和万事兴”等靶向普法,2024年同类纠纷同比下降25%。构建“1+N”法治人才库,培育98名“法律明白人”,成为群众身边的“法治播种机”。
创新融合调处,提升治理效能。实行矛盾纠纷“三色动态管理、闭环处置”,确保一般矛盾3日内村级化解,重大矛盾启动专班依法攻坚。应急办冯书应到江苏化解复杂纠纷,追回涉案金额80万,成功化解多起跨省工伤补偿积案,实现法律与社会效果统一。打造“驻点调解+巡回法庭”模式,在田间地头开展以案释法,将调解现场变为普法课堂。强化契约精神,调解协议履约率达99.76%,法治信仰深入人心。
深化多元协同,构建共治格局。坚持党建引领,在矛盾高发领域建立临时党小组,确保工作在法治轨道运行。将法治精神融入村规民约,通过评选模范户、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营造浓厚法治氛围,149起邻里纠纷在村规民约引导下自主化解。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法律明白人”、乡贤能人前哨作用,通过“院落议事会”等形式激发群众自治活力。
经过实践,大树镇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访总量连续两年大幅下降,2023年降35%、2024年降23.07%,连续四年实现“到市进京零上访”;矛盾纠纷依法化解率达98.7%,群众满意度96.5%;成功化解多起重大跨区域纠纷,基层法治能力系统性提升。为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样本。
(来源:大树镇)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