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魔芋“长”出致富路——平安乡特色产业转型发展纪实

平安乡火红的魔芋产业。

魔芋套种玉米实现“一地双收”。
高山魔芋“长”出致富路
——平安乡特色产业转型发展纪实
“今年460亩魔芋套种玉米,光魔芋就能收900吨,按保底收购价算,少说能赚240万左右!”深秋时节,平安乡咏梧村种植大户钟明洪蹲在自家魔芋田里,小心翼翼地拨开枯黄的叶片,露出埋在土里的饱满魔芋,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这片曾经闲置的高山坡地,如今已成为乡亲们的“聚宝盆”。
近年来,平安乡依托高山独特的自然禀赋,将不起眼的魔芋培育成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了从“小作坊”到“规模产业”的华丽转身,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写下生动注脚。
规划先行:绘就产业发展“路线图”
平安乡地处高山区域,海拔高、气候凉爽、土壤疏松肥沃,得天独厚的条件为魔芋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但过去,当地农户零散种植魔芋,缺乏技术指导和市场渠道,“守着好资源却赚不到钱”成为困扰乡亲们的难题。“要让小魔芋变成大产业,必须先攥紧‘规划’这根绳。”平安乡宣传委员杨大成表示。
2014年,平安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各村社调研,结合自然条件和农户意愿,制定了《平安乡魔芋产业专项发展方案》,明确了“短期扩规模、中期提效益、长期创品牌”的三步走战略。
为避免产业发展盲目化,方案还配套了技术培训、资金扶持、产销对接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方案一出,我们心里就有底了,知道种魔芋不是‘一阵风’,而是有长远打算的正经事。”钟明洪回忆道。
“规划的核心在于打造’核心示范引领、周边协同发展’的种植格局。”杨大成介绍,该乡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咏梧村建设460亩核心种植示范区,由合作公司全程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农户自主采购优质种子,建成标准化、可复制的样板田。
在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下,和平村、林口村、射淌村的农户纷纷加入种植队伍,形成多个小规模化种植片区,实现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产业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乡魔芋种植面积达600亩,年产量1500吨,一幅“核心引领、多点开花”的产业画卷已然形成。
创新驱动:激活产业提质“新引擎”
“高山土地金贵,不能浪费一分一厘。”这是平安乡发展魔芋产业的共识。针对高山耕地资源有限的特点,平安乡创新推广“魔芋+玉米”套种模式,打破传统单一种植局限,实现“一地双收”。
“玉米长得高,能给喜阴的魔芋遮阴挡阳,调节田间温湿度;魔芋须根发达,能改善土壤结构,让玉米长得更壮实。”钟明洪笑着说,“以前单种玉米,一亩地也就收千把斤,现在套种魔芋,玉米不减产,还能多收两千多斤魔芋,土地利用率提升了40%以上。”
在平安乡,循环农业是产业提质增效的另一“法宝”。结合魔芋每两年需轮作一次的特性,合作公司与农户签订轮作土地免租金协议,由公司代管轮作期间的土地,农户无需承担除草、施肥等成本,每亩可节约种植成本1000元。同时,乡里打造“玉米秸秆→牛场饲料→牛粪肥田”的生态循环链,农户采收玉米后,秸秆免费供给附近牛场,牛场产生的牛粪经腐熟后反哺魔芋种植。
“以前玉米秸秆要么烧掉要么扔掉,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现在秸秆能换牛粪肥田,一亩地还能省600元肥料钱,真是一举两得。”林口村村民周庆钊算起了生态账。
种源是产业发展的“芯片”。为解决魔芋种源品质问题,平安乡主动对接中国魔芋协会、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高端机构,邀请专家深度参与产业实践,成功培育出3个魔芋新品种。目前,平安乡正在规划建设800亩标准化魔芋育种基地,预计2026年投用后可年产魔芋种子2000吨,为产业扩规提供稳定种源保障。
效益凸显: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是让农户腰包鼓起来。
在平安乡,不同种植模式的利润稳定,满足了多元需求:一代种当年收每亩利润超1万元,一代种第二年收每亩利润超3.2万元,二代种当年收每亩利润超1.2万元。与传统单一种植相比,亩均增收普遍在1.5万元以上,部分模式增收幅度超3倍。
“我家种了5亩一代魔芋,今年是第二年收,预计能赚16万多,比出去打工强多了!”咏梧村村民颜信发难掩激动之情,他告诉记者,以前全家靠种玉米和外出务工为生,年收入不足3万元,如今靠种魔芋实现了“小康梦”。
魔芋产业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种植、田间管理、采收等环节,累计吸纳周边群众季节性务工8000余人次,人均增收6000元,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
与此同时,平安乡通过专家现场指导、集中技术培训等方式,累计培育掌握科学种植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50余人。刘其珍原本是普通农户,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如今成了村里的“魔芋种植能手”,不仅自家魔芋长得好,还经常帮助其他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以前种魔芋靠经验,现在靠科学,学会了套种、病虫害防治这些技术,以后不管种什么都有底气了。”刘其珍说。
如今,平安乡魔芋产业综合产值已突破1000万元,成为全乡名副其实的特色优势产业。“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800亩标准化魔芋育种基地建设,积极对接魔芋深加工企业,探索开发魔芋精粉、即食魔芋食品等产品,推动产业从‘初级种植’向‘精深加工’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魔芋产业成为平安乡乡村振兴核心支柱产业。”杨大成表示。
(全媒体记者 覃俊)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