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青年踏红赏景  雄奇山水织就文旅新韵

编辑: 马江望 2025-11-16 10:01:16

在景区合影留念

在景区合影留念

    秋染夔门添雅韵,澜湄携手话交融。为深化澜湄六国文化纽带,践行澜湄合作机制“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核心精神,以文旅为桥搭建国际青年交流平台,11月15日,“渝见澜湄” 留学生文旅感知行之“奉节红叶之旅”温情启幕。21名来自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的澜湄五国在校留学生,循着诗韵与红叶的指引,走进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与三峡之巅景区,在长江三峡的雄奇风光里触摸历史文脉,在漫山红叶的绚烂景致中续写民心相通的故事。

     步入白帝城景区,红柱青瓦的廊桥如一幅中式卷轴缓缓铺展,覆着细碎阳光的青石台阶蜿蜒向前,浓郁的东方建筑美学瞬间包裹住远道而来的客人。留学生们或驻足凝视碑刻上的《早发白帝城》,指尖轻轻拂过字迹的纹路;或围在导游身旁,听得三国“刘备托孤”的故事时眼中满是好奇,不时用中文轻声提问“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从诗词中的“彩云间”到眼前的古城墙,从传说中的三国风云到如今的文旅盛景,跨越千年的文化记忆在沉浸式体验中鲜活起来,留学生们脸上满是满足与惊叹,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份“从课本走进现实”的感动。

“我喜欢中国文化,所以选择留学中国重庆,今天来到奉节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魅力,领略了雄奇山水的脉搏。此刻,夔门雄姿刺破云霄,长江平湖碧波荡漾,晨光洒在江面泛起粼粼金辉,让我无比激动。”越南留学生武氏花这样表述自己的心情。留学生们纷纷举起相机,或与夔门同框微笑,或拍摄江面往来的船只,惊叹声与快门声交织成最生动的“跨语言赞美”。

循着山间步道向三峡之巅攀登,深秋的画笔更显浓烈:漫山彩叶似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红得热烈如焰、黄得璀璨似金、橙得温润若霞,阳光穿过枝叶间的缝隙,将斑驳光影洒在石阶上,每一步都似踏在“流动的秋景图”中。登上之巅观景台,“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感扑面而来,云雾在山间轻轻游走,将远处的山峦晕染成水墨画卷。“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山、这样的红叶,感觉心都被打开了。” 越南留学生微微深吸一口气,语气里满是震撼,“大自然的馈赠太珍贵了,每一处风景都像在和我们对话。”

美景为媒,文化为魂。这场“奉节红叶之旅”,不仅是澜湄青年与中国山水的“初次相逢”,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碰撞与心灵交融。留学生们将带着在奉节的所见所感,通过社交媒体向家乡传递夔门的雄奇、红叶的诗意、诗词的韵味,让长江三峡的魅力跨越国界,走进更多澜湄民众的视野。

重庆市文化旅游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崔洁表示,重庆有三峡的壮阔、白帝城的文脉,也有像红叶徒步挑战赛这样‘山水+运动+文化’的新玩法,而留学生群体就是连接这些美好与世界的‘活纽带’。他们用母语分享观景台上与10元人民币同框的惊喜,用镜头记录三峡之巅的云雾与彩叶,这种带着个人体验的传播,比任何宣传都更有温度、更易共鸣。借助‘渝见澜湄’这样的文旅感知活动,不仅能让各国青年亲身触摸重庆的‘雄奇’与‘新韵’,更能搭建起双向交流的桥梁,真正实现‘以文旅为媒,让友谊跨越山海’。”

未来,奉节还将持续以“诗城”文化、三峡盛景为依托,搭建更多国际交流平台,助力“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中国故事”从重庆出发,扬帆世界。

 留学生或与夔门同框

(全媒体记者 朱松)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