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势而为!诗“橙”的千年甜蜜逆袭

编辑: 马江望 2025-11-13 10:08:23

 成熟的脐橙。(资料图)

脐橙基地一角。(资料图) 

2025年11月11日,国家会议中心内签约不断,上海、重庆、青岛等十大分会场同步联动,新加坡海外洽谈成果落地——奉节脐橙全球订货会以“1+10+1”模式开启全球招商。这颗源自三峡的橙子,从汉代贡品一路成长为品牌价值超380亿元的“中国橙都”名片,跻身全国果品地标品牌前五,带动30万果农致富。它凭啥圈粉无数?答案藏在千年传承、生态禀赋与产业革新里。

千年“橙”承:从宫廷贡品到全民爆款 

奉节的橙香,飘了2300年。《汉书》记载的“桔官”监管制度,印证着这里的柑橘早在汉代就是皇室贡品;杜甫笔下“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让夔州柑橘美名远扬。1953年,2株华盛顿脐橙苗从江津引种到奉节白帝镇,为这份传承埋下新火种。

“我父辈就跟着技术员学种橙,这棵40多年的72-1脐橙树,算是看着我长大!”白帝镇果农刘演华抚摸着粗壮树干,树皮纹路里满是故事。1972年,“奉园72-1”优良品种选育成功,拿下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了奉节脐橙的核心基因。“祖辈传下的规矩:不催熟、不染色、不用‘甜蜜素’,这是‘奉公守节’的本分。”刘演华说,30万果农至今延续着果园生草、树盘盖秸的自然农法,守住了老祖宗的匠心。 

生态“橙”就:三峡山水养出天生好味 

“不是所有橙子,都能留树保鲜8个月!”奉节县脐橙产业发展中心专家工作室负责人丁永向的话,道出了核心优势。地处北纬30°黄金产橙带,瞿塘峡河谷造就长日照、冬季无冻害的独特小气候,长江冲积土富含钾硒,10-12月10.7℃~13.0℃的昼夜温差,让糖分和风味物质充分积累。

“冬季不冻,果子能在树上‘越冬’,从11月到次年6月都能现摘现卖,‘花果同树’全国独有!”永乐镇党委副书记高成国笑着说,这种模式让橙子72小时内就能从果园直达全国餐桌,实现“今天在树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在舌尖上”。更绝的是黄金口感:凤园脐橙(72-1)可溶性固形物达14.4%,固酸比20:1,远超美国新奇士的15:1,酸甜适度、脆嫩化渣。“优质果率高达94.9%,一口爆汁,这是我常年采购的底气!”北京阿什卡达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荣表示。 

产业“橙”势:从单一种植到全链爆发  

“以前种橙看天吃饭,现在靠科技‘躺赢’!”永乐镇大坝村支书左明春指着果园里的山地轨道车和水肥一体化设备,满脸自豪。村里1.2万亩脐橙园推行“六个一”绿色种植技术,“一张诱虫板、一袋捕食螨、一盏杀虫灯”,农药使用量锐减,优质果率超85%。 

从1953年的2株树苗到如今38.3万亩规模,从单一品种到凤早、凤园、凤晚等多品种搭配,奉节脐橙早已不是“单打独斗”。铁佛村合作社的“三统两分三兜底”模式,让村民杨传利的50亩果园年入120万元;曾经的邮政职工方刚,化身抖音主播“奉上田园”,单场直播最高卖1万斤,2024年销售额近600万元。如今,奉节有100余个直播团队、2万余家网店,25%以上的脐橙通过线上卖出,均价达5元/斤。 

全产业链更让“橙香”飘得更远:汇源集团开发的果酒、果汁,让残次果“变废为宝”,加工年产值达5亿元;橙旅融合示范点年接待游客1507万人次,旅游消费超84亿元;冷链仓储和物流网络全覆盖,让橙子既能走进全国400家直营店,也能通过RCEP通道远销十多个国家,2024年出口近万吨。 

甜蜜“橙”果:30万人的致富答卷 

“以前外出打工一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守着果园,日子比蜜甜!”康坪乡的瞿诗琼,从家庭主妇变成20万粉丝的“瞿大姐”,线上店铺年销脐橙50多万斤,还带动十几户老乡就业。在奉节,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全县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23元,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果农超5600户。  

2025年,奉节脐橙预计产量达54.2万吨。这颗承载千年农耕文明、生态智慧与产业革新的橙子,正以全球订货会为新起点,续写“甜蜜传奇”。从汉代桔官监管的贡品,到“1+10+1”模式联动全球的爆款,奉节脐橙的逆袭,正是“土特产”做大做强的生动实践——以匠心守品质,以创新拓市场,让一颗橙撑起一个县的致富梦。


脐橙分选厂。(资料图)

 脐橙科研。(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雷腾)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