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赋能徒步经济 三峡之巅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徒步者在奉节三峡之巅徒步。雷腾/摄
奉金秋时节,奉节三峡之巅层林尽染,漫山红叶与瞿塘峡云海交相辉映,"211""520""985""1314"等寓意美好的网红打卡点串联起诗意步道,吸引重庆、成都、上海等地徒步爱好者纷至沓来。依托郑渝高铁"周五夜发、周日返程"的精准运力配置与"快进慢游"服务体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涪陵车务段以交通动脉激活文旅潜力,让周末徒步游成为奉节"高铁+文旅"融合的鲜活注脚,奏响了区域交通与文旅协同发展的新乐章。
"以前周末去三峡之巅,路上要耗大半天,现在周五下班坐G8718次,21点多到奉节,周六一早就能登山,周日下午乘G3227次返程,两天时间刚好把秋景看遍!"来自重庆主城的徒步爱好者李敏,刚走出奉节站就熟练地用手机预订景区接驳票。她的便捷行程,是铁路部门对接徒步需求优化运力的生动缩影。针对秋季徒步热,奉节站图定开行43列列车,每周五至周一加开郑州东—重庆北G3401次周末线,11:36抵达的时刻精准衔接景区直通车;成都东—巫山G8718次(21:13抵奉节)、烟台—重庆北G3227次(19:57自奉节始发)的时刻组合,完美适配"两天一夜"短途游,让上班族无需请假就能奔赴秋日之约。
中长途徒步市场同样被高铁唤醒。每周三至周五开行的上海虹桥—成都东D987次夜间动卧列车,以"夕发朝至"模式打通长三角与川渝地区的徒步通道。"动卧上睡一觉,清晨就能站在三峡之巅看夔门日出,比坐飞机更省心,还能节省一晚住宿费用。"来自上海的徒步爱好者张伟说,便捷的高铁让他和朋友把周末徒步目的地从周边拓展到了千里之外的奉节。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奉节白帝城·瞿塘峡、三峡之巅等国有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徒步经济已成为奉节文旅产业新的增长极。
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重庆客运段在多趟列车上配备了"便民服务箱",包含针线包、便笺纸、马克笔、多功能充电线、创可贴等多种日常用品,免费供旅客使用。涪陵车务段奉节站为旅客提供导购咨询、重点旅客协助、"暖心医疗包"、阳光爱心救助等志愿服务,并联动地方交通部门,增加车站周边网约车、出租车运力,打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
交通与文旅的深度联动,让徒步体验更具质感。奉节地方文旅、交通部门开通高铁站到白帝城、三峡之巅等景区的无缝接驳专线,根据高铁到客时间及旅客量,采取滚动发班的方式发车。15至30元/人的亲民票价实现"出站即上车、下车即登山"。
即将于11月15日启幕的"秋行三峡之巅,打卡天下夔门"大型徒步活动,已吸引全国各地2500名徒步爱好者报名。"奉节站将通过调整列车编组、优化售票服务、开通活动团体票绿色通道等方式,全力保障旅客出行需求。"奉节车间党支部书记何佳佳表示。如今,高铁不仅是串联山水的交通工具,更成为激活文旅活力的纽带,既让奉节的世界级文旅资源"活"起来,更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中华诗城"从"过境游"向"目的地游"转型。
从短途周末游到中长途深度游,高铁正以不可替代的交通优势,将三峡之巅的自然之美与诗城文化传递给更多人。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发力,不仅让"高铁+徒步"成为文旅融合新范式,更以交通赋能激活县域经济活力,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奉节站旅客有序进站乘车。何佳佳/摄

奉节站工作人员为旅客提供线路咨询。何佳佳/摄

徒步者在奉节三峡之巅徒步。雷腾/摄
(全媒体记者 雷腾 通讯员 李秋璇 何佳佳 钟洁 图/魏伟)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