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别忘吃饺子

编辑: 周海媚 2025-11-13 08:58:56

苏鸿儒

立冬前夜起了风,晨起出门,看见满地的树叶,黄灿灿地铺了一地,像是谁匆忙间打翻了的颜料。呼吸着这新鲜的空气,一看手机,才发现,原来今日是立冬了。

“立冬吃饺子。”这是传遍大街小巷的一句俗话。今晚,也该有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才好。老人常说:“立冬补冬,补嘴空。”这话听着有趣,却自有它的道理在。一整个秋日的忙碌,人的精气神都耗得差不多了,须得在入冬的这天,好好地吃上一顿暖身子的东西,往后的一个冬天,才不至于被寒气欺侮。

饺子便是最“妥帖”的食物,记忆里的立冬日,总是带着面粉的粉尘和馅料的香气的。母亲会早早地和好一大块面,放在盆里“醒”着。我们家立冬的饺子常常是白菜猪肉的。肥瘦相间的五花,细细地剁成茸,那“哆哆哆”的声响,有着安稳的节律,是冬日里最温暖的序曲。白菜要沥干切碎,拌进肉馅里,再淋上油,撒上盐,点上几滴香油。

包饺子时,一家人一起上阵。父亲擀皮,我和母亲则负责包。儿时的我贪玩,总包不好,不是馅儿放多了“撑破了肚皮”,就是捏得歪歪扭扭,软塌塌地趴在盖帘上。母亲包的就好看多了,她用手指在皮边上一捏一挤,便生出一排细密匀称的褶子。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得见擀面杖的滚动声。电磁炉上水壶“嘶嘶”地吐着白气,水汽氤氲着,将玻璃窗蒙上一层薄雾。我用手指在窗上画一个不成形的饺子,又看着它慢慢地模糊、消失。

这时候,母亲便会讲起一些往事,讲她小时候外婆如何包饺子,讲那些年月里,一顿饺子便是无上的美味。那些絮絮的话语,和着面香馅香,一同揉进了这立冬的黄昏里,成了我记忆中最温馨的底色。

等到饺子“扑通扑通”地被推下沸水锅,在锅里翻滚沉浮,几个来回后,便都变得白白胖胖,肚子鼓鼓的,捞出来盛在盘里,热气和香气一同蒸腾而上,瞬间便糊了人的眼。蘸着醋和酱油,一口咬下去,外皮滑韧,内馅滚烫而鲜美,一下子就从舌尖暖到了心底。仿佛一整个秋天的萧索,一路上的风寒,都被这一口实实在在的温暖融化了。

在这样一个万物收藏、天地渐寒的时节,还有什么比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亲手制作、分享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更能抵御窗外的寒凉,更能慰藉奔波劳碌的心灵呢?

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她笑着:“就知道你要问,馅儿都和好了,就等你回来包呢!”我放下电话,心里顿时踏实了。是啊,立冬了,别忘回家吃饺子。吃下去的是饺子,暖过来的,却是整个将要来临的冬天。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