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校园“特色”竞芬芳 绘就创新育人新画卷

来源: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方历朝 2025-11-06 10:17:23

《包装的学问》项目式学习。(永安小学供图)

学生手工制作作品。(永安小学供图)

“老师!您快看我做的小风扇!”奉节县永安小学二年级教室,王芷琪举着亲手制作的编程小风扇,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她指尖转动旋钮,熟练演示:“往这边转风变小,柔柔吹在脸上;往那边转风变大,夏天超凉快!”这个融入编程思维的小发明,是该校科创特色教育的鲜活注脚,也正是奉节县“一校一品”特色育人实践的生动切片。

走进永安小学,科创气息渗透在校园每个角落。数学课上,朱兰平老师没有直接讲授公式,而是分发纸板、剪刀和尺子,让学生动手探索“怎样裁剪长方形纸板,包装盒容积最大”。“剪去3厘米边长,容积588立方厘米!”“我试了4厘米,反而变小了!”孩子们围着实验数据热烈讨论,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同时,更种下了科学探究的种子。无人机训练室里,二维码地图勾勒出专属航线,学生们专注调控飞行参数、编写程序,“定点悬停”“绕障飞行”的精准操作,让科技梦想在指尖绽放;连续五届的校级科技创作大赛上,孩子们带着“助力家务的小发明”“趣味科学实验装置”同台比拼,家长、专家与教师组成的评审团多角度点评,成果展上的自信讲解让创意碰撞出更多火花。

“每次路过科技展示区,都想看看哥哥姐姐的发明,每天都期待校园里的科技小惊喜!”三年级学生张晞畅的话,道出了特色教育的魅力。如今,这所深耕科创教育的学校,已培育出68名国家级、市级科创赛事获奖者,4名学生捧回“奉节县科技创新县长奖”,成为县域特色教育的标杆。

在奉节,特色教育的精彩不止于永安小学的“科技范”。夔州小学的美术课堂上,学生们正研磨朱衣赤赭、白帝岩桃等本土岩石,制作《夔彩》颜料描绘家乡风光。这门名为《夔州“岩”色》的跨学科课程,将地质科学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不仅斩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更让孩子们在触摸本土文化中培养了探究精神与文化自信。职业院校里,“专业设置+产业升级”的办学模式同样亮眼,旅游服务、电子商务等专业紧贴区域发展需求,与30余家名优企业共建14个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的培育模式让学生实现“入学即就业”,更有101名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海外就业,月薪最高达1.6万元。

从一所所学校的特色探索,到全县教育生态的系统性革新,奉节县正以“以点带面、百花齐放”的思路,推动特色教育纵深发展。县域层面,通过配齐配优特色课程教师、开展专项培养培训、建设区域科学教育中心、数字化赋能教学等举措,为学校特色发展铺路搭桥;奉节县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推进会、科技活动周等平台,让各校特色成果得以交流展示,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同时,“夔州英才集聚”工程、跨区域“教共体”建设等举措,让职业教育的技能传承、基础教育的文化浸润、科创教育的思维培育相互赋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特色教育体系。

“我们要让每所学校都有特色品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成长亮点。”奉节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从永安小学的科创梦想到夔州小学的文化创意,从职业院校的技能成才到乡村学校的特色课程,奉节教育正以创新为笔、特色为墨,让“一校一品”的育人图景不断铺展。这场教育革新,不仅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发光发热,更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谱写着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全媒体记者 雷腾)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