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课堂”让诗词从书本“活”起来——奉节西部一小“诗润童心·唱响诗城”活动侧记

活动现场。(西部一小供图)

活动现场。(西部一小供图)
“沉浸式课堂”让诗词从书本“活”起来
——奉节西部一小“诗润童心·唱响诗城”活动侧记
秋日诗城,童声激荡。近日,奉节县滨河公园内诗声朗朗,一场由奉节县教委主办、西部一小承办的“诗润童心·唱响诗城”诗词主题盛宴华彩上演。从低年级萌娃稚气吟诵的《咏鹅》,到高年级学子豪情演绎的《苏轼的快意人生》,千年诗词与纯真童心在此刻交汇,为这座“中华诗城”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希望。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演出,而是一次文化育人路径的生动实践,是奉节“诗润夔州”教育行动在这里的精彩缩影。
沉浸式课堂:让诗词从书本“活”起来
如何让陈列在典籍里的诗句,不再是枯燥的背诵任务?西部一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打破课堂边界,实现沉浸式体验。活动场地设在滨河公园内,学生们在真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中吟诗、唱诗、演诗。舞台旁的文化展示区,挂满了孩子们的诗词书画、手抄报,一步一景皆成诗境。要让诗词如春风化雨,滋养孩子们的心田,如明灯火炬,照亮孩子们的前路。奉节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委主任付勇在致辞中表示,西部一小的活动正是让古老诗词焕发新生命力的动人图景。
“成美教育”的诗教答卷:五育融合,润物无声
这场活动的背后,是西部一小长期深耕的“成美教育”办学理念的支撑。在这里,诗教绝非孤立的特色,而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深度融合的载体。“诗词已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字,更成为滋养童心、涵养品格的重要载体。”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文业总结道。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到一个个节目的精心编排,孩子们在过程中锻炼了表达、协作与创造力。付勇主任对此高度肯定:“诗教已与‘五育并举’水乳交融,正逐步勾勒出奉节教育‘各具特色、和而不同’的生动局面。”
家校社联动:共绘文化传承“同心圆”
活动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坚实的“后方”。在活动现场,家长代表观礼区座无虚席,他们的掌声与笑容,构成了最温暖的背景色。黄文业校长特别向家长致谢:“你们是学校教育的同行者,是孩子们成长的温暖港湾……用行动搭建了家校协同的坚实桥梁。”这种“家校社”联动的共育模式,为诗词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下,更深地植根于孩子心中。
从“诗润童心”到“诗润夔州”:奉节教育的文化使命与远方
“诗润夔州,非一时之计,乃长远之策。”付勇指明了前路方向。奉节的目标,是让诗词教育在这片土地上“校校有诗韵、班班有诗声、人人有诗心”。未来,奉节县教委将同全县各学校一起,继续深耕白帝城、瞿塘峡、夔门等本土文化地标,开发更多“诗路寻踪”等特色研学实践。最终目的,不仅是培养经典的诵读者,更是鼓励孩子们成为新时代的小诗人和创作者,用童笔书写家乡新貌。
秋风拂过千年诗城,童声唱响文化新章。西部新区第一小学的这场活动,如同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它让我们看到,当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必将焕发出无限的生机,照亮孩子们的前路,也铸就着奉节这座千年诗城更加深厚的文化自信。
(全媒体记者 杜青珂)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