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深深知秋晚
王国梁
几场缠绵的秋雨之后,寒意不请自来。清晨出门,寒气袭人,我忍不住把衣服裹了又裹。
时光飞逝,晚秋已至。如果单从视觉上感知,不会轻易觉察出秋天向前推进的历程。秋天的色彩太过丰富,赤橙黄绿青蓝紫,很多秋天的颜色虽然表明了衰落的走向,却不乏亮色和暖色的慰藉。就像一个人觉察到老之将至,皱纹暗生,于是拼力化妆和美颜,想要留住最美年华的尾巴,这样看上去还没那么老。绿叶变黄,枫叶渐红,黄菊灿烂,橙色明艳,人的心理感觉没那么冷。直到身体真切地感受到寒意,才明白秋天已开始收尾工作,即将退出季节的舞台。
寒意介于凉和冷之间,凉是舒爽的,冷是让人颤栗的。而那种凉而不冷的感觉,就像游走在模糊地带,有时候特别让人恍惚,不知道该后退还是向前。而季节从来不会后退,只能向前推移,寒意一天比一天深。
我走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园子里,任凭瑟瑟秋风肆意吹着。这时候的风有了声响,一阵一阵,宛如波涛起伏,声音忽大忽小。其实风一直都是有声响的,每个时节的声响都不同。晚秋的风吹动树叶,传来寂寥清远之音,仿佛从遥远之地传来的思乡曲。这个园子里人少了很多,没有花团锦簇,很多人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了。人迹寥寥,秋风劲吹,大自然的底色变得昏黄深沉,苍茫空阔。这样的时候,我理解了古人所谓“悲秋”的心境。长风万里,万木凋零,落叶飞扬。难怪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要写“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举目望去,真有“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戚和感慨。
寒意深深,秋色苍苍。我的脑海中瞬间涌出了很多沉睡的句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千百年来,季节赐予我们的内心感受,并未翻出什么新花样。晚秋特有的格调,亘古不变。鸟的叫声偶尔响起,它们似乎也受到了深秋氛围的感染,不那么欢悦了。它们的很多同伴早就飞走了,寂寞的季节只有唱着寂寞的歌。
园子里有各种树,杨树、槐树、梧桐、黄栌等等。我发现,同一种树落叶的情况也不同。比如杨树,有的杨树叶子已经落了大半,有的杨树上还有比较繁密的绿叶。那些先落叶的杨树,大概是比较脆弱敏感的。它们早早就感知到季节的讯息,因为体弱力小,不足以跟秋风抗争,便迅速妥协,以保存实力,以便来年春天再启程。这些早早落叶的树,是弱者还是智者?顺应季节的进程,遵循自然的规律,是所有生命的生存智慧,所以它们是智慧的。即使那些晚落叶的树木,也会在最后一场秋风中低下顽强的头颅。
我记得多年前有一首歌叫做《晚秋》:“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才知道你不是我一生的所有……”如今觉得这首歌不是情歌,它的主题应该是挽留,就是那种明知即将失去而极力挽留的心理。萧瑟肃杀的晚秋,并非一味把你推入忧伤哀婉的境地,而是用深深的寒意提醒你:去挽留,去珍惜。
秋天将要远离,挽留最后一缕秋风,挽留最后一片枫叶,挽留最后一泓秋水……寒意深深知秋晚,岁岁年年,留一份美好和温暖在心间。季节转换,秋冬交接。就在你转身的时候,冬天便会悄然登场。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