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橙新语】‌重阳话养老:让尊老敬老成为日常

编辑: 马江望 2025-10-24 11:17:30

数据显示,奉节县已悄然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24年底,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5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26%,较全市平均水平高0.3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约每5位奉节市民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这一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养老压力不言而喻。如何答好时代考卷?奉节以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

政策托底:从“一人失能”到“全家安心

中度老龄化社会背后,是养老服务和日常照护的双重压力。面对养老难题,奉节率先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其中,通过全国首创的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模式,累计供养失能人员1083人,释放家庭劳动力1625人,有效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这一模式被列入重庆市政府民生实事,并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在奉节某养老中心,一位失能老人家属感慨:“以前全家轮流照顾,现在有专业团队,我们终于能松口气了。” 

社会响应:从“节日仪式”到“日常温暖”‌

10月“敬老月”期间,奉节掀起尊老敬老热潮。石岗乡的医疗义诊、冯坪乡的爱心义剪、红土乡的志愿者探访……这些活动将温暖送到老人身边。更令人动容的是,公平镇的“银发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担起“爱幼”责任——常态化组织开展放学后义务接送、作业辅导等活动,构建起“一老一小”互助的温馨图景。

文化传承:从“一天节日”到“一月行动”‌

从重阳节到“敬老月”,时间线的延长背后,是全社会尊老意识的觉醒。正如网友自发签署的《在外互帮父母协议》所言:“老有所需,‘我’有所应。”这种自发行动提醒我们,尊老敬老不应止于节日,而应融入日常——一个电话问候、一次上门探望、一场社区活动,都是对“老吾老”的生动诠释。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奉节的实践告诉我们,老龄化社会不是负担,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当政策、社会与个人形成合力,尊老敬老便能真正成为日常,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也让“诗城”之名更加温暖。

(评论员  张瑾歆)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