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之滨到千年诗城:江苏医生蒋谦的无偿“支医”路

编辑: 马江望 2025-10-20 21:59:47

工作中的蒋谦

 工作中的蒋谦

蒋谦,人如其名:谦谦君子,卑以自牧。2024年8月退休前,他供职江苏省肿瘤医院,担任肝胆外科及结直肠外科主任,拥有国家级和江苏省近20个学术团体主委、常委及委员职务。退休后,他毅然跨越千里,只身来到了西部,以“零薪酬”扎根奉节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将毕生积累的肿瘤防治理念和先进技术无偿奉献给奉节,助力学科发展和医疗人才培养。他的这种选择,不仅是一位资深医者的职业延续,更是一颗赤子之心的深情奉献。

无偿奉献:“不带半根草去”

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蒋谦称自己是非常幸运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没有吃过苦、挨过饿,还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上大学也没花钱,工作以后也被培养得很好:被派去进修、出国访问等等。”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也见证着国家一步步走向强大富裕,他的内心常常为此心潮澎湃,也溢满了党和国家对他的恩情,总想着要做点什么来反哺国家和社会。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作为医疗战线的资深医者,蒋谦十分关心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的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35年完成“健康中国”目标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也要求每个医生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蒋谦说,这些政策和目标就是他要去践行的责任和使命。

蒋谦告诉记者,“退休后到西部去” 不仅是他践行使命担当的一种方式,更是他藏在心里多年的愿望。“上世纪六、七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响应国家号召,参与西部建设,贡献了青春。现在又一个西部建设的高潮到来了,我们要接过父辈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脚印,为西部作出更大的贡献,”蒋谦如是说。愿望十分强烈,但具体要去的地方却迟迟没有敲定。他坦言,如果没来重庆,现在也已在云南、贵州、四川的某个县城扎下根了。

支援西部,为何却对重庆情有独钟?蒋谦说,重庆是座英雄的城市,具有“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他是看着小说《红岩》长大的,对江姐、许云峰、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耳熟能详,对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更是有着特殊的情感。除此之外,在他心目中,三峡工程的建设是平定长江中下游水患的关键之举,正是有了百万库区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无私奉献,才换来了无数人的安宁生活。来到重庆支医,也是他对库区人民的反哺。

人世间有很多因缘际会,于无意偶然中蕴藏着几分有意必然。202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蒋谦结识了来院访问学习的奉节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靳智华。蒋谦便主动向这位学生打探奉节的情况,每当讲到奉节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时,学生靳智华就无比自豪,但只要一讲到山区医疗和人才现状又不由紧锁眉头。一来二去,蒋谦的心里便萌生了“要不就去奉节”的想法。退休时间临近时,面对本院和省内其他医院的返聘邀请,蒋谦都拒绝了,反而主动联系上了奉节县人民医院,提出“只要奉节愿意接纳,便到当地无偿坐诊”。他的大爱,正如我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来到奉节,他不仅分文不取,还自费购买医疗器械赠送医生,多次向慈善会捐款,定期资助一位贫困学生。

患者至上:“奉节更需要我”

蒋谦“洒脱”来奉的背后,并非没有牵挂。年过九旬的父母,曾都是癌症患者,虽然希望他在跟前尽孝,但也十分支持他的决定。“我的父亲退休前是一位人民教师,是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小他就教导我要学会感恩,要心怀大爱,”蒋谦在聊到家人时说到,还好家中父母有妻子和女儿替他尽孝,家里人常常告诉他“家里很好”,让他安心工作,表示奉节更需要他,以解他的后顾之忧。

在蒋谦心中,患者永远排在第一位。来奉400多天,他只回过南京4次,其中2次还是因公出差,其余时间,他都一心扑在工作上。刚来不久,他便得知县域医院最突出的诊治现状是“向上级医院转诊多”。如何打破“病人看病往县外跑”的尴尬局面呢?追根溯源,方能标本兼治。蒋谦在心里盘算着“打铁还需自身硬”,得先在这里锻造出一支“留得住病人的医疗队伍”。

如何锻造?蒋谦深谙必须从肿瘤治疗的基础理论、现代理念、先进技术三方面入手。在基础理论的培养上,他带领医生们读文献、写文章、学外语,他还常常告诉青年医生们:“一棵树,要是树苗长歪了,后面再想把它扳正是正不过来的,所以一定要把基本功练就好。” “作为青年医生,能在执业之初便接触到蒋谦老师这样的专家,是我们职业成长之幸,不管是教学查房,还是手术指导,都让我们获益匪浅,”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医生程景然如是说。在治疗理念的转变上,他从指南解读入手,为大家讲解国内外先进理念,指导医生们将好的理念运用到临床治疗上,使得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在先进技术的传授上,采取手术示教,在无影灯下精准解剖演示,于实战中不断锤炼手术技艺。

在蒋谦身上,记者看到了“花甲青春”影子。在工作中,他就像一个陀螺,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在这一年多里,他参与主刀的手术有100多例,采取了许多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来治疗肿瘤,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县域医院甚至渝东北地区的空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付出不仅得到了医院的认可,还在口口相传“县人民医院来了个蒋教授”中收获了更多的赞誉。“专家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精湛技术,更在于重塑了良好学科生态,” 奉节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靳智华不禁感慨,“科室多名骨干医生在蒋教授指导下,成功且独立完成多台高难度手术,成功向卫健委申报多项研究课题;另外,很多老百姓知道蒋谦教授来院坐诊后,便选择了留在本地治疗,不仅使得县域结直肠肿瘤患者外转率有了很大下降,也很大程度上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就医便利。”吕连英就是选择留在奉节治疗的其中一位患者,她曾辗转主城多家大型医院寻求治病方案,得到的最满意的答复却是出自蒋谦之口。“蒋教授给出的治疗方案符合我们的期望,术后也恢复得很好,没有引发其它并发症,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还免去了我们的舟车劳顿之苦,”吕连英一家表示十分感激蒋谦。

除此之外,蒋谦还伏案修订编写了“县域基层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基层医院胃肠肿瘤诊疗质控手册”,将一张张流程图化繁琐复杂为简洁适用,被县内医生称为“临床圣经”。

精神富足:“我的收获满满”

采访时,当记者还没抵达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11楼的专家工作室时,蒋谦便在过道上迎了上来,热情、谦和一改他手术室里的严肃、严谨。在谈及来奉工作400多个日夜后的感受时,蒋谦很是感慨,“我从南京来到奉节,很多人觉得我是亏了,其实我是赚了,我的收获是金钱买不来的东西:比如说,这里淳朴的民风、患者的信任、团队的成长等等,是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坚定了我想要继续留下来的决心。”

不仅自己要留下来接着干,蒋谦还回院倡议同事们和他一起服务西部。“退休不褪色,余热更生辉”这是今年蒋谦在江苏省肿瘤医院8.19医师节活动上的发言主题,发言的最后他发出了倡议:“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投入,西部的腾飞指日可待。广大的特别是已经或即将退休的医务工作者,可以采取长期的、短期的,线上的、线下的多种形式来帮助西部提高医疗水平。”

或许是因为真诚地投入过,才会有真切地感受,他还曾写下一首诗来记录来奉“支医”的心路历程:“六十花甲未言老,厝身夔州师贤齐。八千级浮屠得意,四十载医海少疑。一江弱水同瓢饮,两地梅花共新枝。莫道夕阳桑榆晚,驽骥无鞭更奋蹄。”诗里,既道出了长江之滨南京与千年诗城奉节以长江为连接的天然纽带关系,又道出了蒋谦这位资深医者退休后扎根诗城的高尚奉献情怀。

一个人的影响力再小,只要去做了,未必无用。恰如夜空的星光,虽微弱,却能指引方向。蒋谦无偿来奉“支医”的大爱之举,早已成为推动奉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星星。

一个人的影响力再大,也是有限的。在蒋谦看来,如果一个人的“支医”路,能够由人和人架起的桥梁,变成医院和医院的合作,就一定能推动无数星星在此汇聚。到那时,必定会有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奉节,会有更多医疗人才的“种子”在此发芽,会更好提升县域医疗的“造血”功能,会更好为县域百姓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夔府律师事务所 余世军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