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橙新语】脚底板工作法:永不过时的实干密码
9月5日至22日,G4223沿江南线高速(奉节段)建设指挥部以雷霆之势完成土地征收现状调查:18天攻克3057亩土地勘测、261户房屋登记、4103户人口信息核查,同步完成421处构筑物、670亩果树林木、252户附属物及775座坟墓的全面排查。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正是"脚底板工作法"最鲜活的注脚。调查人员放弃周末,扎根田间地头,用沾满泥土的足迹夯实数据根基。指挥长熊宣林那句"用脚步丈量"的朴素箴言,道出了这一工作法的精髓。
"脚底板工作法"绝非新创,而是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传家宝"。脱贫攻坚战中,奉节县干部、教师、医生、农技员组成"四访"队伍,跋涉深山峡谷,将政策送进家门,把症结摸准吃透,最终啃下一个个硬骨头。毛泽东同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著名论断,正是建立在无数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历史反复证明:所有彪炳史册的成就,都源于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的务实,而非办公室里的空谈。
2023年7月,奉节县遭遇持续高温,G4223沿江南线高速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顶着37℃酷暑,会同乡镇专班实地勘察临时用地选址。草帽下的汗水,诠释着"科技替代不了民情"的深刻哲理。智治平台能整合数据,却读不懂群众紧锁的眉头;通讯工具能传递信息,暖不了百姓微凉的心田。当前某些工作推进受阻的症结,恰在于干部"脚步"的停滞——不到田间听真话,不进院坝问需求。脱离"脚底板"的支撑,再好的政策也会"水土不服",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落地生根。
长安土家族乡征迁专班创新"群众夜话"机制,白天走访收民意,晚上梳理解难题,微信群实时答疑。这种"白+黑"工作模式,正是"脚底板工作法"的生动实践。反观个别干部"纸上调研"材料堆砌、"遥控指挥"漠视民生的做派,暴露出作风漂浮的积弊。真正的"脚底板工作法",是带着责任走进群众,怀着真诚走入民心——当指挥部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干部们化身"测量员""宣传员""调解员""记录员",他们用尺子丈量土地,更用脚步丈量民心。
从"四访"实践的艰苦岁月到18天攻坚的"奉节速度",从革命年代的开拓奋进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脚底板工作法"始终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它昭示我们: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命线不能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求真务实的精气神不能丢。新征程上,唯有让干部们走进工厂车间、深入社区院落,才能摸清实情、找准对策,在政策与民心之间架起坚实桥梁。那些沾满泥土的脚步,终将丈量出高质量发展的广度与深度,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评论员 刘圣宇)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