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橙新语】履职当以“奉公”为尺 “守节”莫负重任所托

编辑: 马江望 2025-09-30 10:20:28

“公”与“私”的边界,从来不仅是个人品德的试金石,更是维系社会信任的纽带、决定团队凝聚力的关键、支撑社会运转的根基。“奉公守节”作为为人处世的核心准则,正是划清公私界限、守住价值底线的关键——它要求我们在决策时摒弃私心干扰,在执行中坚守公义原则,以“公心”为标尺衡量每一份选择,用“守节”为行动筑牢每一道防线。

“私心公办”的危害在各领域案例中屡见不鲜。企业领域,某上市公司高管为追逐个人业绩,无视市场规律与团队能力,强行推动高风险扩张项目,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员工失业、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企业声誉毁于一旦;反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以“公心”布局发展,将利润投入技术研发与员工福利,即便面临外部压力,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这种担当凝聚起全球员工的向心力,使企业在困境中稳步前行。

技术业务领域的“私心公办”乱象同样令人警醒。某技术团队负责人滥用职权:按个人喜好评判业务能力,偏袒亲近者打压异见者;以私人关系分配任务,将优质业务分给关系户,把棘手工作推给无背景同事;还夸大心腹业绩,独占团队功劳。这种不公导致团队利益与能力严重失衡:有人挑肥拣瘦却待遇优厚,有人攻坚克难却回报不公。长此以往,团队积极性受挫、创新停滞,最终因质量下滑、人才流失而失去客户信任。

深究“私心公办”的本质,是责任观的偏离与职业操守的缺失。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人员,手中的公共权限都来自团队托付、社会信任或岗位责任,本应是谋公的金钥匙。但一旦掺入私心,这把钥匙就会变为谋私的利器:或将公共资源当作私人跳板,或将职权当作彰显权威的舞台,或将岗位当作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这种“公权私用”,看似完成了“任务指标”,实则违背了岗位初心。清代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箴言警示我们:对承担公共职责者而言,“为公”是核心要求与伦理底线。每一次决策都应经得起服务对象检验与良心拷问。若私心肆意蔓延,即便短期蒙混过关,长期积累的不满终将如火山爆发,信任大厦也会轰然崩塌。

在当今高度协作的社会中,杜绝“私心公办”、坚守公心履职,应是每位履职者的基本要求。一方面,需通过职业伦理培训、案例分享等方式,让人们认清“公心”是岗位“生命线”,“私心”是职业“毒药”;另一方面,要完善监督机制,让企业民主监督、第三方评估、业务公示等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使“公办”全程暴露在“阳光”下。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个承担公共职责者都应铭记:唯有始终秉持奉公守节的信念,把公字置顶、让私念归位,才能守住公私边界的防火墙,为团队凝聚与社会运转筑牢坚实基石。

(评论员 朱松)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