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不羁暑假

编辑: 周海媚 2025-09-28 16:17:10

唐安永

一日,去朋友家串门闲谈之余,我们不由自主地聊起儿时那些放荡不羁却又充满快乐的暑假趣事。

提起儿时的暑假,少不了刺激又难忘的捅马蜂窝经历。家乡的马蜂大致有两种,即吊包蜂和土洞蜂。吊包蜂一般把蜂巢建在高大的树上,也有建在屋檐下或房梁上、山崖凹陷处等地方,蜂巢形状大都为球形。土洞蜂的蜂巢则建在土洞、岩洞或者树洞里,它们的蜂巢形状为六角棱锥体。

炎炎夏日,烈日炙烤着大地,正午时分,热浪滚滚,大人们就地午休:有的坐在椅子上,歪斜着脑袋靠在扶手边上;有的吃了午饭来不及离桌,便以双手为枕,不停地打着呼噜。大黄狗也耷拉着尾巴来到院子里,选好阴凉处随即趴下。我们便抓住这难得的空当,抄起长长的竹竿,疯癫地跑出家门,直奔屋后那棵高大挺拔的杨树。

来到杨树下,知了在枝丫上聒噪不休,枝丫间那个大如篮球的马蜂窝格外惹眼。有的马蜂在蜂巢上爬来爬去,时不时扇动翅膀、将头左右摆动,俨然一名名威武的卫士;外面成群结队的马蜂驮着食物急速飞进巢内,转瞬又飞向远方;还有少量马蜂绕着蜂巢上下翻飞,发出嗡嗡嘤嘤的声响,好像在为巢内的幼蜂歌唱。那时的我们丝毫没被密密麻麻的马蜂吓住,随着领头伙伴一声令下,大伙儿深吸一口气,手中的竹竿齐刷刷地直击马蜂窝。看似坚如磐石的马蜂窝经不住竹竿的撬动,“噗通”一声掉在地上。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马蜂惊慌失措,转瞬间,成百上千的马蜂“嗡”地一声漫天飞舞,像炸开了锅一样,有的上下翻飞找寻蜂巢,有的群起而攻追撵着我们。惊慌失措的我们立马脱掉外衣,不停地挥舞着驱赶马蜂。被惹怒的马蜂时而贴住脸部,时而叮上臂膀或大腿,狠狠地将毒针扎进我们裸露的皮肤。痛苦难耐的我们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拼命地往家跑。当我们逃出马蜂的追击圈后,个个瘫软在地,有的脸皮又红又肿,有的光头上鼓起大小不一的包块,有的手臂肿得发紫……现在想来,既疼痛又好笑。

如果说捅马蜂窝是儿时暑假的序曲,那么捉黄鳝则是暑假的高潮。

家乡的水资源极为丰富。稻田、小河、溪沟、沼泽地、池塘边等,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黄鳝的居所。黄鳝喜欢躲在洞里“修身养性”,但在夏季的暴雨后,为了找寻闷热中的丝丝凉意,黄鳝就不再藏在洞里。然而,黄鳝先将脑袋探出洞口左顾右盼,随即又把脑袋缩回去,如此来回数次后,拖着长长的身躯一个猛窜便潜入水中。大山里的孩子最懂这门道,抓捕黄鳝从不会在它刚伸脑袋的那一刻动手,而是瞅准时机,小心翼翼地将右手伸到洞口处,就在它刚窜出来的那一刹那,食指和拇指急速分工合作,巧妙配合,将其颈部牢牢锁死,那滑不溜秋的黄鳝只好乖乖就擒。

“鸡鱼面蛋,不如火烧的黄鳝。”这句家乡广为流传的俗语对于我们这群调皮捣蛋的小伙伴来说感受颇深。我们将黄鳝用黄泥草的叶片将腹部剖开,麻利地将其内脏掏出,拿到溪边简单冲洗后,再用树枝串起。那时物资极度匮乏,根本没有什么调味品,直接将黄鳝拿到火上进行烧烤。等到快要烤熟时,那扑鼻而来的香味儿携着袅袅炊烟飘散,迫不及待的我们伸出黝黑的小手,抓起烤熟的黄鳝就塞进嘴里,来不及细细咀嚼,黄鳝便直接滑进胃里。

“房梁上都有我们的脚印”,这是大人们对我们儿时疯野不羁最贴切的诠释。现在想来,儿时暑假的各种有趣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还练就了我们坚韧的品格。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