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子卉:从长江“零排放”开创者到基层船员“贴心人”
尹子卉二十一年守护一江碧水。(记者 陈芳/摄)
二十多年来,尹子卉专注于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扎根于长江航运绿色发展,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推进船舶污染治理创新实践;立足于基层海事处实际,以踏实肯干、因地制宜的气魄做好船员“服务员”,展现了重庆海事人勤勤恳恳、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因成绩突出,她曾荣获交通运输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带领团队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赤子之心——一定要找到防治船舶污染的“药方”
自2004年大学毕业以来,尹子卉便进入重庆海事局从事长江船舶污染防治相关工作,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尹子卉深有感触,自觉使命在肩,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防治船舶污染的“药方”,决不让一滴船舶污水排进母亲河。
为了摸清船舶污染物排放的真实情况,尹子卉每天撸起袖子守现场、登船头、钻船舱,时常还要从船舶甲板上不足50厘米的“人孔”钻入又脏又臭的底舱,与粪便污垢为伍,与闷热缺氧对抗。三伏天,舱底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但为了了解船舶排污情况,她仍然坚持下舱,一呆就是1个多小时,只能每隔10多分钟爬出来透透气。
有一次,她在码头下舱检查一艘滚装船,下到一半时因为楼梯锈蚀严重,整个人踩空坠入舱底,同事们慌忙用绳子把她拉上来,才发现她的身上、头发满是污渍。这样的事情发生不止一次,但她依然坚持亲自下舱查看,哪怕每次从船舱爬上来都一身污渍。别人问她“你一个女孩子,天天弄得一身脏兮兮的,你不爱美吗?”是呀,哪个女子不爱美?“可我就是喜欢上了这行!”尹子卉斩钉截铁地说。
实干担当——开创内河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先河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长江?是尹子卉工作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丰富的一线检查经验,让尹子卉找到了一个简单直接但并不粗暴的方法——“零排放”。既然现有的“船上处理、达标排放”处理方式存在明显不足、难以监管,那就直接“船上储存、交岸处置”。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既要突破法律法规,又要考虑现场监管难题。面对航运公司的抵触和各方质疑,尹子卉将“零排放”的可行性一次次讲给大家听,一一列举当时“达标排放”的漏洞,哪怕被无数次反驳,她也毫不退缩。
“‘达标排放’船员维护使用防污装置过程繁琐,要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物力。但现在只需要加装一个储存柜,就不用再担心排放不达标被罚款,靠泊的时候也不用一直开着辅机……”每天,尹子卉都要打无数个电话,为辖区航运企业讲明“零排放”优势,并将经济账、生态账一笔笔算给企业听。船员从不解、误解到理解,尹子卉经历了冷水、汗水和泪水,船舶“零排放”最终被理解和接受。
凭着这股永不懈怠的实干作风和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2018年,尹子卉成功推动重庆200多艘船舶全面实现“零排放”,开创了全国内河船舶污染物“零排放”的先河。
“现在我们只要把污染物存储起来,免费交到岸上就行了!方便多了!”一位老船长这样评价。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长江干线全线已有3.5万艘船舶实施污水“零排放”,守护了一江碧水浩荡东流。
勇挑重担——要让船舶污染的问题彻底“根治”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推进,在推动船舶污染“零排放”治理的同时,尹子卉认识到船舶污染防治监管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她带领团队主动向地方立法机构提出实施船舶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的诉求,积极推动《重庆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简称《条例》)立法进程。
打开她的电脑,关于立法工作多达1GB的各种数据资料,记录着工作专班的点点滴滴:为平衡监管要求与企业诉求,尹子卉多次前往航运公司征求意见,数次开展实地及书面调研;为使法规内容严谨完善,她们数易其稿,对法规文本修改十余次……
2024年9月26日,《条例》经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成为重庆市与湖北省首个省际协同立法项目,标志着长江上游生态治理迈入新阶段。《条例》既包含了他们对航运发展的温柔托举,更表达了他们对民生诉求的殷切回应。
全面治理——建立一体化污染防治体系
解决了船舶水污染的问题,船舶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问题依然牵动着尹子卉的心。为此,尹子卉提出了靠港大气污染物“零产生”和在港船舶噪声污染“零打扰”的治理理念,并整合船舶水污染物“船上储存、交岸处置”的“零排放”治理理念,提出船舶污染防治重庆“零排”方案,建立起水、气、声一体化治理体系。
为有效推进靠港船舶大气污染物零产生,尹子卉积极推动船舶使用岸电,采取清洁能源、新能源等替代措施,实施尾气深度治理。推动重庆地区全部旅游客船和1000余艘货运船舶完成岸电受电设施标准化改造,推动建成200余座港口岸电供电设施,并积极协调解决靠港船舶岸电“不好用、不会用、不想用”的难题。在船舶发动机尾气排放尚未要求实施净化治理的情况下,她主动推动多艘两江游船舶率先开展了尾气净化深度治理工作,成为全国首个内河营运船舶尾气氮氧化物治理试点,成功实践在全市及全国范围内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
同时,为了解决群众关于船舶噪声污染扰民的困扰,尹子卉发起长江重庆段船舶防治噪声污染倡议,引导船舶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在尹子卉的努力下,船舶噪声投诉的满意度直接从不到百分之五十上升到百分之百。
心系群众——创新基层治理新思路
2024年10月,受组织委派,尹子卉到重庆奉节海事处担任政委一职。对于一直奋斗在危防事业20年的尹子卉而言,欠缺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她对工作的热情。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尹子卉充分发挥调研精神,刚来处里不久就与每位青年同志谈心,充分了解青年特长与个人能力,探索制定了“启明星”计划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以中心工作为依托,为每一位青年制定专属人才培养方案。
“尹政委就像一个亲切的大姐姐,耐心倾听我们的想法,为我们制定成长方案,对我来说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接下来前行的路。”刚进单位的小肖说道。
同时,为进一步凝聚起船员党员,解决船员在水上诸多不便,尹子卉连续一个月每天前往臭盐碛待闸停泊区,与船员亲切交谈,了解他们长期生活在水上的困难与不便。
随后,尹子卉多次走访县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等部门,推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奉节县船员行业支部委员会,让广大船员党员们有了“根据地”,发布《服务船员十件实事清单》,涵盖船员权益保障、打造服务阵地、便捷政务服务、提供暖心服务、优化船员体检流程、提升船员职业认同、实施24小时应答机制等内容。解决了船员关心的问题后,尹子卉才如释重负。船员们都说,有了党支部和“实事清单”,就像在水上有了“家”。
二十一年如一日,尹子卉的“战场”从船舱底到立法会,从长江干线到库区腹地奉节,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那份“共抓大保护”的赤子初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党员本色。她以非凡的魄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守护着长江的浩荡清流,也温暖着万千船员的心。她的事迹,是长江生态保护成效的生动缩影,更是新时代重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优秀代表。
(通讯员 郑美玲)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