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定点帮扶 激活奉节科普新动能
截至2025年9月中旬,由三峡集团定点帮扶升级的奉节科技馆,已累计接待市民5.2万余人次。这座位于奉节县城的科普阵地,自2025年1月16日复馆以来,仅8个月时间便新增接待市民1.8万余人次,成为推动县域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若是没有三峡集团的无私奉献和倾情帮扶,奉节科技馆是很难实现这般跨越式升级的。”奉节科技馆负责人直言不讳,升级后的县科技馆不仅成为市民周末和节假日“打卡地”,更让孩子们多了一处“触摸科技”的乐园。据介绍,三峡集团此次帮扶聚焦场馆功能提升,重点对1151㎡展教区域进行品质改造,为县域科普注入全新活力。
升级焕新:1151㎡展教空间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
作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奉节科技馆总投资为1600万元,建筑面积3500㎡。此次三峡集团帮扶改建,以“夔水韵天工”为创意核心,沿“科学启蒙—科学探索—科技创造”主线,重点打造“梦想科学城”“航空航天”两大主题展厅,集中呈现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三大前沿科技领域成果。
走进奉节科技馆,现场经常看到,梦回神舟体验舱前排队体验的市民络绎不绝,天和核心舱模型旁常有家长带着孩子驻足观察,VR设备区更是不时传出阵阵惊叹。“这些互动展品太直观了,孩子能亲手参与操作,比看书本印象更加深刻。”市民李女士带着7岁儿子体验后说。据统计,馆内63件套互动展品投用后,观众停留时长较升级之前平均增加40分钟。
目前,该馆已正式挂牌重庆市科普基地、奉节县中小学校外实践基地、奉节县红领巾校外实践基地、渝童守护诗城未来儿童科技体验安全教育基地等4个市级及县级基地,并与巴蜀渝东中学联合申报入选全国中小学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展教一体、馆+N联动”的科普服务体系初步成型。
破局增效:“线上+线下”破解基层科普难题
“过去受经费、人手等限制,科普活动常常是‘有心无力’。”奉节科技馆负责人透露,在三峡集团帮扶及市县有关部门指导下,场馆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科普矩阵,有效覆盖全人群需求:
云端科普打破时空壁垒:连续参与“科普列车川渝行”,2023—2024年线上参与人次近百万;2025年联合川渝场馆推出“科普马拉松”,线上与线下“打卡”、纪念品发放同步推进,单场活动最高吸引12万人次观看。
线下活动贴近群众需求:6月组织150名学生走进安坪镇脐橙基地、移民精神传承馆,将脐橙种植技术与移民文化融入科普;“六一”儿童节的“科学实验秀”,通过魔法泡泡、气动火箭打靶等趣味环节,吸引了60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
校馆联动补充课堂教育:与夔州小学、至慧幼儿园等6所学校建立合作,开展“成美・科学向未来”等活动,将航天模型拼装、追光小卫星等课程搬进展厅,累计惠及547人次,其中航天科普实验课覆盖超300名学生。
节点活动营造科普氛围:2025 年暑假开展14场亲子手工活动,教授水火箭、3D打印技术等技能,服务820人次;全国科普月期间,“悬浮气球”“特工密信”等实验秀吸引近千人次参与,配套打卡活动带动300余市民走进场馆。
长效赋能:持续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谈及未来规划,奉节科技馆负责人表示,场馆将依托三峡集团帮扶形成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服务:计划在中秋、国庆以及春节期间推出主题科普活动,同时搭建科普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宣传阵地,扩大科普覆盖面;针对特殊群体,将继续开展公益托管、专属手工课等服务,2025年以来已服务超千人次,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从展厅里的航天模型,到田间地头的农技科普,三峡集团的帮扶让科学种子真正在夔州大地生根。”奉节科技馆负责人说,下一步场馆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智慧奉节”提供持久动力。
(通讯员 杨淼)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