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硫磺之殇到生态之美的涅槃之路——青龙镇大窝社区转型纪实
全媒体记者 朱 松 通讯员 陈志洲
在奉节县,青龙镇大窝社区的转型故事格外动人。这里曾因硫磺、煤炭开采盛极一时,产值最高时占全县GDP的33%,却也因资源过度开发陷入生态恶化、民生困顿的泥潭;如今,它以弃“硫”还“绿”的深刻变革,实现从“矿区”到“景区”的华丽转身,先后斩获“全国生态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AAAA级景区”等殊荣。
从“龙头国企”到“信访重灾区”的沧桑变迁
大窝社区地处奉节县原一磺厂旧址,距县城60公里,海拔925—1800米,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下辖3个居民小组,共941户2784人。社区的命运,始终与一磺厂紧密交织。1951年,一磺厂正式成立。经勘查,其硫铁矿储量达367.7万吨,全盛时期硫磺年产量高达7197吨,年缴税收1100余万元,是当时全县经济的“顶梁柱”。然而,时代浪潮悄然改写了它的轨迹。1998年,在《破产法》尚未出台的背景下,硫磺生产线全面停产;2012年至2015年,受环境恶化与国家政策调控影响,一磺厂被政策性关闭,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工厂关停,让大窝社区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居民从“端铁饭碗”到“拿土饭碗”,祖宗三代依赖的国企生计没了,只能重回土地啃“粗粮”;从“日进斗金”到“入不敷出”,下岗职工就业无门、经济断流,生活捉襟见肘;从“遵规守纪”到“信访不断”,昔日繁华的“小深圳”沦为荒芜“乡卡卡”,社区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信访村”。
以往的大窝社区。(资料图)
大窝社区从“矿区”变“景区”。(资料图)
以生态优先奏响转型发展新乐章
面对困局,大窝社区没有沉沦。近年来,社区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弃“硫”还“绿”为抓手,在筑牢绿色屏障、积蓄绿色动能、建设绿色家园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逐步实现“矿区”向“景区”的跨越。
“关闭+修复”:矿区重焕生机变林区
社区首先“断根”——彻底关闭一磺厂及130个小煤窑,清除违法建筑与机器设备,从源头阻断生态破坏。在此基础上,全力推进生态修复: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修复矿区天窗断带;组织补绿植绿行动30余次,改造荒山6500余亩,实施退耕还林1.7万亩,管护天然生态林8万余亩。如今,全镇森林覆盖率达90%,原一磺厂核心区更是高达92%。焦土重披绿装,社区也因此获评“全国生态文明村”“全市绿色示范村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保护+开发”:生态资源赋能转型变园区
守护生态底线的同时,社区探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路径:全面推行“林长制”网格化护林,配齐26名护林员,班子成员带头认领关闭矿井监测任务;扶持顺昌矿产、红合煤矿等企业转型特色农业,如今已养殖冷水鱼30万尾,种植脆李等优质小水果3000余亩;还计划利用废弃电站、炼硫设备及“四十八间”宿舍,建设一磺厂工业展览馆,让游客感受“工业文明变迁与传统农业发展”的时代脉络。2019年,社区凭借这些创新举措,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示范+推广”:全域旅游激活乡村变景区
依托良好生态与独特工业底蕴,社区编制《青龙镇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践行“全域旅游、全域景观、全域发展”理念。利用地势地貌优势,打造小微湿地休闲垂钓区、海豚湾自然观赏区、错口峡风景摄影区、工业遗址观赏区、爱情堡极限运动体验区等特色板块,培育多元休闲旅游业态。 截至目前,社区已建成农家乐14家、悬崖木屋7栋,开发NPS生态游泳、网红吊桥、冷水鱼垂钓、水滑等10个体验项目,真正实现“处处是风景、时时能体验、事事可融入、人人都参与”。2020年12月,大窝社区成功创成国家AAAA级景区,标志着“矿区”到“景区”的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结硕果
如今的大窝社区,早已旧貌换新,在生态、经济、社会领域多点开花,一派欣欣向荣。生态上,植被恢复成效显著,森林水源涵养量提升,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依托这一优势,社区大力发展康养产业,2025年7月,望月湖凭借出色的生态修复成效、创新的融合发展模式及惠民成果,成功入选重庆市林业局第一批“小微湿地”名录。经济上,社区围绕“三权”分置、“三变”改革、“三社”融合,通过资源确权到户、资金确股到人,推动土地与人口适度规模集中,促进农民身份与收入来源转变,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同时探索“公司+集体经济+农户”模式,打通农产品对接大市场的渠道,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社会治理上,社区推出“六个群众”工作法——民主管理引领群众、创新方法服务群众、居务公开取信群众、生态宜居幸福群众、产业转型富裕群众、文化宣传凝聚群众,充分赋予群众话语权、参谋权与监督权,增强群众“家园”意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社区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整理林权证档案、摸排权属问题,将资料“一户一册”装订、扫描入网;同时推动林旅融合,“用好森林资源,转化生态价值”,进一步拓宽生态价值变现渠道。“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窝社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弃“矿”还“绿”的动人答卷。未来,随着康养产业升级与全域旅游深化,这里必将在美丽休闲乡村建设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谱写更辉煌的新篇章。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