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 强经济】奉节肉兔产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养兔青年钱林权的“致富经”
养殖户钱林权的标准化兔舍
养殖户钱林权的标准化兔舍
养殖户钱林权的标准化兔舍清晨六点,奉节县吐祥镇的薄雾还未散尽,养殖户钱林权已踩着露水走进自家的标准化兔舍,查看肉兔的生长状况。兔舍角落的旧笔记本上,“2024年全年出栏2.3万只,纯收入12万元”的字迹被划了圈——这是钱林权两年前跟着县里发展肉兔产业时,从未敢想的收成。回想2023年6月,钱林权搭上政府扶持的“顺风车”,利用贷款贴息等好政策,从一个小小的养殖单元起步,搞起了肉兔养殖。而如今不仅产能翻了一番,今年更是一口气扩建了两个新单元,预计年底能实现35万元纯收入。
规模筑基:从“零星养殖”到“集群崛起”
2022年9月,奉节县启动肉兔产业三年攻坚计划时,全县年出栏量不足百万只。如今,291个蓝色标准化养殖单元如繁星般散落山野,形成10万只种兔、800万只产能的产业集群。钱林权指着兔舍墙上的二维码说:每只兔子都有电子身份证,扫码就能看到它的曾祖代血统信息。
这正是奉节与中国农大共建的三级育种体系成果——通过基因追溯技术,将种兔优质率提升至92%,实现了从“零星分散”到“集群崛起”的跨越。2024年1-8月,全县肉兔出栏404万只,累计出栏商品兔超1013万只,保底回收补贴已拨付926万元,产业规模成功跻身全国前列,为“全国肉兔生产第一县”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产能支撑。
链条延伸:从“单一养殖”到“全链布局”
产业链的延伸,是奉节肉兔产业从“量增”到“质升” 的关键,也让钱林权这样的养殖户尝到了更多甜头。随着夔州禾丰饲料厂投产,本地饲料供应可满足全县极大部分需求,“能节省不少成本呢!”小钱眼里满是期待。
不仅如此,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在逐步完善。中游,肉兔屠宰场进入最后调试阶段,10月投产后将填补本地屠宰加工空白,避免活体运输损耗;下游,帮帮兔2000吨食品深加工厂冻库将于11月底建成,将推动肉兔从“初级产品”向兔肉丝、兔肉丸等深加工品转型,有效提高产业附加值、降低市场风险。
更让钱林权惊喜的是,连养殖产生的兔粪都有了“好去处”。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兔粪有机肥厂已完成选址,未来养殖废弃物将转化为有机肥,既解决环保问题,又能为农户增加额外收入。从饲料供应到屠宰加工,再到废弃物循环利用,一条闭环产业链正在形成,为产业长效发展注入韧性,让钱林权这样的养殖户感受到了产业发展的 “韧性”。
数字赋能:从“经验养殖”到“智能管理”
“以前养兔全靠‘看天吃饭’,兔舍的温度、湿度难以调控,成活率总不稳定。”钱林权展示着手机上的产业大脑平台。
目前全县90%的养殖场(107家)已接入平台,303个监控设备、188台智能温湿度控制设备实时运转,高温预警、自动控温、远程诊断等功能,让养殖效率提升30%,肉兔成活率提高8-10%。数字化服务更是渗透到养殖全流程。养殖户通过“夔州肉兔”微信小程序,可一键完成技术咨询、饲料采购、产品销售。曾经让钱林权觉得“离农民很远”的数字化,如今成了养殖路上的“好帮手”。
风险兜底:从“被动承受”到“主动防控”
肉兔产业易受市场波动影响,这曾是钱林权最大的顾虑。但现在,奉节创新推出的全国首个肉兔价格收入保险,给他吃了“定心丸”。“每只肉兔只需交0.96元保费,母兔1.92元/只,要是市场价低于约定价,保险公司就会赔付,再也不怕行情差亏本了!”
全县目前已有30家养殖主体参保,年底覆盖率将达95%,2026年将实现全覆盖。同时,全国肉兔交易中心已启动规划建设,未来将成为集交易、信息、物流于一体的专业化平台,不仅为本地养殖户提供稳定销路,更将推动“奉节肉兔”成为全国肉兔交易的“价格风向标”。政策兜底与市场平台双管齐下,让养殖户从“怕风险”变成“敢投入”。
从钱林权手机上的数字看板,到全县产能的几何级增长,奉节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农业的蝶变。随着2025年千万只产能目标临近,“全国肉兔生产第一县”的蓝图将逐步变为现实。这场“小肉兔”撬动“大发展”的变革,不仅为奉节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更将为全国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一份可复制、可推广的“奉节答案”。
(全媒体记者 陈金蓉)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