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 强经济】玉米“站岗” 魔芋“乘凉” 山地“高矮配”成万元田

来源: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方历朝 2025-09-11 17:06:30

秋日的奉节县平安乡咏梧村,田埂上的村民正弯腰给魔芋松土,地头的玉米秆直挺挺“站”着,像一排排小伞架撑起绿荫;伞下的魔芋叶摊开巴掌大,把垄间的空地盖得严严实实。这组“高矮搭档”的套种魔法,不仅让闲置山地“活”了起来,更让亩产收入轻松破万,成了当地农户的“增收密码”。

不久前,奉节县2025年魔芋生产现场会直奔咏梧村示范基地,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在了这亩“一地双收”的田里。“不是简单堆着种,是一种互相帮忙的作用。”奉节县种植业发展中心主任程邦介绍说,玉米长在高处当“遮阳棚”,刚好满足魔芋怕晒的性子,还能调节田间温湿度;魔芋的须根扎得深,像小犁头一样松土壤,反而帮玉米更好地吸养分。一高一矮互补,直接让土地利用率提了40%,相当于“凭空”多赚近半收成。

“往年单种玉米,一亩顶多收800斤,卖千把块。今年套了5亩魔芋,算笔明白账:魔芋收2吨,6块钱一公斤就是1.2万元;玉米还收600斤,2.2元一公斤又添660元。”种植户康中银扒着指头算完,笑着拍了拍魔芋垄,“不用多占地,一份力气两份钱,比啥都强。”

这份“稳收益”,离不开“技术+政策”双兜底。奉节县农技队从春耕就跟着跑,选地要挑半阴坡,播种时魔芋种和肥料得隔开10厘米防“烧根”,播完盖层秸秆保水又防草;重庆三峡学院的科研团队还专程来测土,帮着调整施肥比例。同时,当地还引进龙头企业提前签收购协议,“不管市场价咋变,按保底价收,农户不用愁卖。”

如今,奉节魔芋种植已铺开5000多亩,按这亩均效益算,光种植环节就能带来超5000万元收入,加上加工延伸,总产值预计冲1亿元。“第一年种50亩就挣了50多万,明年我要带动邻里再扩200亩!”种植户钟明洪的底气,正是来自这套成熟的模式。

接下来,奉节县还将把这“玉米+魔芋”的套种经验往更多山地推广。等到秋收时节,田垄里既要堆起金黄的玉米垛,也要装满沉甸甸的魔芋筐——这“粮经双收”的好日子,还得让更多农户过上。

(全媒体记者 雷腾 通讯员 冉璐)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