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诗琼: 从“灶台”跃“云端” 带火家乡金果果
瞿诗琼将厨艺搬上网络。(记者 雷腾/摄)
瞿诗琼直播带货。(记者 雷腾/摄)
“锅热先放菜油,再放猪油增香……”抖音镜头里,瞿诗琼左手攥着自种土豆,右手菜刀翻飞,薄如蝉翼的土豆片簌簌落下。柴火噼啪声里,她用重庆方言唠着家常做饭,这条普通农家视频,稳稳收获2.1万点赞。
这位1964年生在奉节县康坪乡的农村农妇,围着灶台转了大半辈子,却在58岁那年,靠着手机镜头走出了新路子。
故事要从2022年说起。在外工作的儿子回村,看着母亲一手好厨艺,又想起村里提的“电商助农”,当即提议:“妈,拍做饭视频卖特产!”
起初面对镜头,瞿诗琼紧张得手都发僵,拿锅铲的姿势格外拘谨。可网友的点赞、涨起来的播放量给了她底气。渐渐地,她既能熟练露厨艺,又能自然唠起家乡的瓜果美食。
这股“敢闯”劲儿,早在2016年就显出来了。当年奉节推行“弃‘煤’启‘绿’”,大力发展脐橙产业,瞿诗琼果断把自家果园从10亩扩到100多亩。从不懂剪枝疏果的“门外汉”,到把果树照料得棵棵茁壮,全靠她“人要自强,地不欺人”的信念。
可丰收的脐橙挂在枝头,怎么送出大山卖好价,成了新难题。正是儿子的提议,让她把目光对准了短视频。
2022年至今,她发了260多条乡野美食视频,圈粉20多万,获赞超300万,总播放量破3亿。2024年脐橙季,她和家人在直播间默契配合:掰开橙子,汁水直流,她操着方言拍胸脯:“奉节脐橙,好吃得‘不摆了’!”
这一年,她靠电商卖出50万斤脐橙,线上销量占比超80%,产值涨了43%。自家卖完不算,还帮10多户乡亲清空库存,带动6个村民在家门口做分拣、包装。
光鲜成绩的背后,是藏不住的实干。为保品质,她严格分级选果,常常深夜直播后还接着分拣;单是包装填充,就反复测试6次,只为找到抗压又保鲜的方案。她还创新拍“脐橙煮酒”“盐蒸橙子”食谱,让果子附加值翻了番。
如今,瞿诗琼家评上了“重庆市最美家庭”,她自己也成了县妇联的“公益推荐官”,在“巾帼优品”专场帮家乡带货,乡亲们都亲切叫她“瞿大姐”。
从灶台到屏幕,从农妇到“新农人”,瞿诗琼用布满老茧的手,握稳了锅铲,也攥住了乡村振兴的“钥匙”。手机成了她的“新农具”,方寸屏幕间,不仅打开了家乡特产的销路,更活出了不服老的精彩。
(全媒体记者 雷腾 黄翱 朱松 吴志华)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