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光无声的世界里,他们打出火红人生
向宗明在铁匠铺里锻造铁具,也用勤劳锤炼出了幸福生活。(记者 覃俊/摄)
无光无声的世界里,他们打出火红人生
——记奉节县草堂镇林政村残障夫妇向宗明、李大菊
“叮!当!叮!当!”每日清晨,一阵清脆的打铁声会准时在草堂场镇响起。在一个简易搭建的四方铁匠铺里,炉火烧得正旺,向宗明抡起手中的铁锤在通红的铁砧上起起落落,火星四溅。身旁,妻子李大菊循着声音,熟练地递上钳子。两人无需多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便完成了默契配合。
向宗明和李大菊是奉节县草堂镇林政村的一对特殊的夫妻,一个生活在无声世界,一个困于黑暗之中,他们却用双手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打出了属于自己的火红人生。
命运关上两扇门
他们为自己凿出窗
3岁那年,一场脑膜炎让向宗明失去了听力,世界从此只剩寂静。
为了让向宗明能够有一技傍身,14岁时,父亲把他送到巫山一个铁匠铺学打铁。打铁看似简单,但是需要在高温下操作,对工艺、火候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其实很高,学起来并不容易。这对于才14岁的聋人向宗明来说,更是一场真正的“烤炼”。
听不见师傅的叮嘱,向宗明就站在铁匠炉旁,盯着师傅的手势和嘴唇,把每一个动作刻在心里;力气不够,他就每天提前起床练臂力,锤柄磨破手心,就裹上布条继续练。靠着这股韧劲,向宗明不仅掌握了打铁技艺,打出的农具还成了村里的“抢手货”。
同是3岁,一场痢疾让李大菊永远失去了光明。看着同龄人背着书包上学,她趴在自家窗台,听着校园里的读书声偷偷抹泪。“我想读书,想帮家里干活。”为了不成为累赘,她摸着灶台学做饭。第一次炒洋芋片,李大菊把食材炒成了“糊糊”;切菜时,手指被菜刀划得满是伤口……
几年下来,洗衣、做饭、喂猪,家里的活儿,她样样精通。不仅如此,李大菊还跟着父亲学会了简单的加减乘除。“眼睛看不见,心得亮堂,日子才能过下去。”李大菊的话里满是倔强。
在生活中相互依靠的向宗明和李大菊。(记者 覃俊/摄)
一人为眼一人为耳
残缺拼成“完整”家
2004年,经人介绍,向宗明和李大菊相识。第一次见面,一个比划手势,一个侧耳倾听,靠着亲友“翻译”,两人竟聊得格外投缘。不久后,两人就结婚了。
婚后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沟通。向宗明听不见,李大菊看不见,两人像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为了打破隔阂,李大菊开始学哑语,向宗明则通过看手势和嘴唇的动作,逐渐“听懂”了李大菊说话。
沟通的问题解决了,谋生又成了一道难题。“靠父母?父母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靠政府?困难的人也不止我们一家,政府的帮扶也有限。”李大菊说,要过上好生活,还得靠自己。
于是,夫妇俩决定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邻村欧营村开一家铁匠铺。为了经营好铁匠铺,夫妇俩配合默契。顾客要镰刀的时候,李大菊就比出“钩子”的手势,要锄头的时候,李大菊就做挖地的动作。向宗明则盯着妻子的嘴唇,一遍遍练习“听”话,慢慢能从口型里读懂她的需求。
“现在他咳一声,我就知道要喝水;我摸一下他的胳膊,他就明白要递工具。”李大菊笑着说道,语气里满是骄傲。
2005年、2007年,夫妇俩的儿子和女儿相继出生。当得知俩孩子视听正常,身体没有缺陷时,夫妇俩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如今,两个孩子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一家人其乐融融。
乐观豁达的向宗明夫妇。(记者 覃俊/摄)
乡村振兴添把火
铁匠铺里日子红
前些年,农村种地的人少了,向宗明的农具生意淡了。看着村里有人外出做建筑挣钱,他也动了心。
为了方便出门,他跟着别人学骑摩托车,还学会了用手机视频,和工友联系。“别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就是要多花点时间。”李大菊说,靠着打零工,家里的日子慢慢有了起色。
近几年,乡村振兴的东风吹到了草堂镇,镇上搞建设、村民修房子,对铁器的需求又多了起来。向宗明和李大菊商量着,把铁匠铺从村里搬到了草堂场镇。
“现在基本每天都有生意,锄头、镰刀、铁门闩,都是顾客定制的。”李大菊边说边收拾着工具,“我们俩这辈子谁也离不开谁,只有互相帮衬扶持,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火光里的希望
夜幕降临,夫妻俩的铁匠铺里依然炉火通红。火星在铁砧上跳跃,恰似夫妻俩与命运对话的节拍。无声的向宗明,以铁锤为笔,在铁坯上凿刻生存的尊严;无光的李大菊,以指尖为眼,在生活里摸索温暖的模样。
从乡村角落到场镇集市,夫妻俩的铁匠铺随着乡村振兴的脚步焕发生机。当定制的铁器被村民们握在手中,那不仅是农具,更是一对残障夫妇对生活的执着答卷。
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一锤一砧的交响中,让我们看见:残缺的人生可以因爱与坚韧而完整,平凡的双手能够在时代的浪潮里,锻造出属于自己的火红岁月。这火光,照亮了他们的前路,也为每个在生活中奋进的人,点燃了一盏名为“希望”的灯。
(全媒体记者 覃俊 龚傲)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