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田间“带货” 农户省心又增收

来源: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方历朝 2025-08-27 15:02:07

无人机空中带货。(记者 雷腾/摄)

秋日的大树镇大树村,甜玉米迎来采收季。与往年人工忙碌的场景不同,今年田间多了几架低空盘旋的无人机——短短几分钟,一筐筐新鲜玉米便被稳稳运到农户家中。“以前收完玉米,得雇3个人用三轮车拉,一趟20分钟,一天顶多运2000斤。现在无人机‘空中带货’,10分钟就能运完一亩地的玉米,还不怕颠簸碰坏果穗!”村民黄文安蹲在田埂上,望着刚卸筐的玉米,语气里满是惊喜。

这样的高效采收,并非种植大户的“专属福利”,而是大树村依托村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所有农户定制的“科技助农套餐”。操控台前,无人机机手孙勇盯着平板调整路线,田间点位、运输路径、装载重量等数据清晰可见。“这台无人机单次能运80公斤,一天成本才一千多元。”他介绍,比起传统搬运,无人机能省一半以上劳动力;即便遇上雨天,人工无法作业时,无人机照样能飞,完全不耽误采收。

科技服务能落地,离不开村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搭桥铺路”。村支书刘海云坦言,起初引入无人机时,农户们顾虑不少:种植大户觉得单找技术团队成本高,小农户担心自家地少“用不起”。为破解难题,村里牵头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队,整合无人机、农耕机等设备;同时根据农户需求,把零散地块“拼单”,成功争取到更优惠的服务价格。

“我们算过账:传统运输一亩玉米,人工费要200多元,还得承担10%左右的损耗;现在通过村里的服务,无人机采收+运输一亩只要150元,损耗率能压到5%以内。”刘海云说。

这种“村集体搭台、服务组织唱戏、农户受益”的机制,让科技走进了寻常农户的田间地头。黄文安今年种了15亩甜玉米,从耕地、播种到采收全程靠村里的社会化服务,“不仅省力,收入还涨了!以前忙活一季,扣掉人工、运输成本,纯利润就几千元;今年光成本就省了近1.2万元,利润多了不少。”

大树镇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大树村的实践,正是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向村级延伸的缩影。接下来,当地将进一步完善村级服务体系,除无人机采收运输外,还会引入病虫害智能监测、农产品预冷保鲜等服务,让“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有科技加持。

无人机再次升空,金黄的玉米棒在机身下流转,田边农户笑着算起增收账。这不仅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画面,更印证了村级社会化服务体系,正让“科技红利”真正落到百姓心坎上。

(全媒体记者 雷腾)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