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橙新语】以变守正:在破茧与扎根之间开新局
惧变者困于茧房,求变者破浪而行。大家发现没有,当一个人突然切断娱乐社交,将时间投入深耕时,其成长速度会肉眼可见地超越从前,但这份蜕变往往伴随着“阵痛”,一些玩伴不再为他(她)“点赞”,还试图拉他(她)“重回舒适区”。因为改变打破原有平衡,改变者需要付出相应代价。这个阶段,他(她)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现实,那就要习惯孤独、屏蔽杂音、忍受寂寞、不惧误解。
这种“改变困境”远不止于人生重大抉择。那怕只是换个发型、换双鞋,身边人也会下意识“评头论足”。变化之“显眼”程度,直接决定外界反应强度。人们对“不同”很敏感,早已刻入日常。不少人不愿、不能“改变”, 这既有个人、社会层面原因,也有复杂思想根源作祟。当“不变”成为“慢性毒药”,个人存在舒适区依赖思想,结果能力下滑;工作模式僵化,注定成为败局;社会思维固化,引起发展停滞。毫不夸张地说,死板一块大概率将导致个体与社会双重衰退。
因此要“主动求变”“变中守正”。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葡萄与苜蓿,到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技艺革新;从故宫用碳纤维为千年古木“续命”,到敦煌研究院用数字技术让壁画“永生”。这些变革穿越时空,但从未背离本质,形式在变,文化内核始终鲜活;方法在更新,文明基因从未断流。正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真正传承从来不是刻舟求剑,而是在变化中让精神永续。
苏轼在《赤壁赋》中早有洞见:“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破局之道在“变”,中国几千年文明史观一直就具有变革基因;当前科技飞速发展,技能重生也是个体重生,通过技能迭代守护初心;永葆创新活力,需要制度与科技双轮驱动。
任何事物都必须辩证看待。“萧规曹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是守成智慧,要特别防止“乱变”,相比“变”更危险。脱离实际、浮躁盲动要不得搞不得。应坚决反对“伪变革”,搞投机取巧,把“创新”当幌子,所谓“新品牌”“新辨识度”,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以形式翻新掩盖内核陈旧,实则与进步背道而驰。真变革,从来都是以变促守,以守驭变。
同时“变中有守”“只守不变”。个人以技能之“变”守护理想之“不变”;社会以形式之“变”传承文化之“根”。坚守不可变者,比如共产党人之信仰宗旨,初心使命和奋斗精神,底线伦理和核心价值,这些根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半分。
解放思想永不过时,扎根现实方能致远。坚持个人与社会协同向前,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破局重生。对个体而言,更新学习清单是“变”,坚守初心为“不变”;对社会而言,建立创新容错机制是“变”,守护公平正义为“不变”。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变”,是为更坚定地“守”;“守”,是为更从容地“变”。在“变”中生长,在“不变”中沉淀。“变”与“不变”,在辩证中寻得生机。
(评论员 刘圣宇)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