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康乐镇平皋村:干群齐心 解决群众“用水愁”

编辑: 马江望 2025-08-05 10:39:00

近日,康乐镇平皋村3社的山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干部带头、村民们自带工具主动参与,一场“引梅溪河水上山”的抗旱工程正在这里紧锣密鼓推进。大家挥汗如雨却干劲十足,共同为抽水管道铺设出工出力,用团结的力量破解果树干旱灌溉难题。

持续高温,近水难解山上渴

平皋村位于康乐镇东北部、梅溪河畔,是远近闻名的“李子”村,3社近千亩脆李是辖区百多户群众致富增收的“命根子”。近期的连续高温炙烤成为关乎民生的“大考”,部分脆李树生长明显受到影响,村支书蒋伟在地头转了一圈后彻底坐不住了:“一些李子树已经出现干死的迹象,必须立刻浇水。”

虽然村前就是长江一级支流梅溪河,但是平皋村的用水条件并不宽裕,饮水只能从旁边的山根村搭管子解决。而作为移民村,为保护库区生态,相关产业布局远离库岸,数百米的扬程落差产生的巨大投入断绝了很多群众抽水灌溉的念想,“看着山下梅溪河水哗哗流,山上地却浇不上,心里急啊!”村民罗大叔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村民一起安装抽水设备

不等不靠,齐心共引梅溪水

在随后组织召开的群众会上,村支书蒋伟看着齐聚一堂的果农,他们中的很多都是经历过那一段跌宕起伏的奋斗历史的后靠安置移民,想到这里,蒋支书动情地说,“三峡移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那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我不信这点困难能难住我们。”支书的一席话,像是一团火,瞬间点燃会场的气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在会上踊跃发言提建议,经过激烈讨论,大家将解决问题的焦点聚焦到了松树包的抗旱池上,这处水池属于移民后续扶持建设项目,但是因为干旱缺乏稳定水源,导致现在无法发挥抗旱作用,而解决办法也最终敲定下来,那就是抽水入池,彻底解决灌溉难题。

“蒋支书说得有道理,咱们移民就是要艰苦创业,坚决不能等靠要!”种植大户郭国兵也激动地表示:“我的种植面积最大,抽水材料的费用由我一人承担。”这份担当精神迅速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众人纷纷表示要一起出工出力,连未在家的4户村民在微信群得知相关消息后,也自愿每户出资500元用于购买材料及矿泉水。

一切商议妥当后,说干就干。第二天3社所有在家群众全员上山,肩扛手抬,顶着炎炎烈日,仅用2天时间就搭建了长约2公里、扬程高度超过170米的抽水网络,顺利将梅溪河水抽进了水池,看着清凉的河水顺着管网流进焦渴的土地,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施工现场

家家安表,用水共管树样板

水抽上来了,怎么用水又成了难题。以前抗旱的时候政府也紧急组织过抽水,但是大家都抢起用、敞起放,好不容易抽的一池子水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干了。“抽水要用电,每滴水都弥足珍贵,这个水表必须安。”蒋支书看着水位一直捉襟见肘的蓄水池眉头紧皱。再次举行的群众会上,移民群体精诚团结、万众一心的品质又再次得以显现,大家讨论确定了《用水管理办法》并每户安装水表,明确用水计量收费标准为2元/m³,并一致推荐由郭国兵担任管水员收取水费。

安装水表

“收取的水费在覆盖电费的同时,多余资金可以用于购买维护管材或进行水池清洗。”村支书蒋伟介绍道,“现在松树包水池形成了有人管也有钱管的良性循环,为我们整个村的农村用水打了个样。”如今,松树包蓄水池已不仅是一个抗旱供水设施,那跨越百多米的扬程更是成为干群同心、携手抗旱的象征。据了解,当前高温天气持续,康乐镇正着手组织群众建造更多抽水池,并将松树包管护经验进行推广。

干群劲往一处使,梅溪水往高处流。这个曾经用水受困的移民村落,通过干群齐心的共同努力,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全媒体记者 朱松 通讯员 陈尘 王松涛)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