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锅里的大暑天

编辑: 周海媚 2025-08-01 09:23:04

邱志忠

《二十四节气解》有言:“大暑,乃炎热之极也。”这倒让我想起前几天在楼下听来的话:“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老妈说这话时,手里正挑着绿豆,绿豆粒滚落在竹篮里,沙沙响得像下小雨。

早市的露水还没干,妻子就拎着菜篮子回来了。里头的竹笋沾着泥,梢头的叶子还鲜灵,掐一下能冒水。“老板说今早的竹笋刚从山里运下来,”她把竹笋往水池里放,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围裙,“赶紧切了拌,等会儿日头上来,菜都要蔫了。”说着就摸出菜刀,“笃笃笃”地切起来。笋片落进瓷盆里,白生生的,倒像是堆了些碎玉。儿子凑过来想抓,被妻子拍了下手背:“去去,洗手去,刚摸完小猫。”他吐了吐舌头,转身跑向水龙头,拖鞋在瓷砖上“啪嗒啪嗒”响,惊得窗台上的麻雀扑棱棱飞了。

午后太阳最毒的时候,厨房里飘着药粥的香气。妻子守着砂锅搅啊搅,里面是薏米、绿豆和莲子,《医药六书》里说这粥能“清暑利湿”。“你看这薏米,能去你身上的湿气。”她用长柄勺敲敲锅沿,“绿豆解燥热,莲子芯虽苦,却是养心安神的好东西,晚上睡得能踏实些。”砂锅咕嘟咕嘟吐着泡泡,把暑气都炖成了绵密的米香。儿子趴在桌边写作业,铅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小洞:“妈,这粥里的莲子为啥有芯?”妻子舀起一勺吹凉了递给他:“就像你吃西瓜得吐籽,这芯是去火的。”窗外的蝉叫得正欢,倒像是在给这锅粥唱赞歌。

傍晚时分,冬瓜和骨头在砂锅里开始了漫长的约会。妻子把冬瓜切成厚片,皮上的白霜沾了一手,她说这样的冬瓜才够水灵:“这瓜皮可不能扔,利水消肿最管用,夏天人容易肿,吃这个正好。”儿子蹲在厨房门口看,忽然指着砂锅喊:“妈你看,汤里有星星!”原来汤面上浮着的油星被夕阳照着,真的闪闪烁烁。骨头的醇香混着冬瓜的清甜漫出来,连院墙上的百香果都像是被馋得晃了晃叶子。

夜深时,晾在院里的衣服被风吹得轻轻晃,带着点皂角的清香。儿子已经睡熟,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冬瓜糖。妻子收拾着碗筷,月光从窗棂漏进来,在她鬓角的黑发上撒了层银粉。原来这大暑的热,从来都不是煎熬,那些藏在粥里的莲子,浸在醋里的笋丝,还有砂锅里慢慢炖着的时光,早就把暑气酿成了生活的甜。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