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农“赶烤”忙 片片“金叶”助增收
金叶飘香,铺就致富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兴隆镇桃源村通过发展烤烟特色产业,不仅让一片片“黄金叶”成为烟农增收的“致富叶”,更以现代化种植和智能化烘烤技术为引领,走出了一条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记者近日在兴隆镇桃源村烤烟种植基地看到,一株株烤烟枝繁叶茂,一片片烟叶硕大翠绿。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烟叶郁郁葱葱、长势良好。在烟田里,烟农们顶着日头,手脚麻利地采摘下成熟的叶片,灵巧地捆扎成束,再一担担、一车车地运往烤房。
今年33岁的胡勇已经种植烤烟5年了,烤烟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是第一轮采收烟叶的时节,按今年的行情,大概一年可以赚个20多万。”胡勇告诉记者,他起初种了60亩,由于近几年烟叶的价格、产量比较稳定,于是又增加了30亩,现在的合同面积是90亩。
桃源村作为兴隆烟草产业的“排头兵”,种植面积达2200亩,烟农达75户,位居全镇第一。该村的烟叶产业不仅种植规模领先,更在产业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在桃源村烤烟工厂,52座现代化烤烟房整齐排列,全部采用智能化温控系统,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监控烘烤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
新隆镇桃源村烘烤工厂技术员吴万国说: “我们今年实行专业化烘烤,组建班子作业,为烟农排忧解难。烟农只负责喊工,在地里摘烟、运输到烘烤场。我们接收后再实行鲜烟分类,烟杆上房。烟农只需到时间来下干烟。”
近年来,桃源村因地制宜,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也提高了烟农们科学种植技术,使烟叶种植面积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双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烟农增收致富。
桃源村党支部书记陈光明说,桃源村种植烤烟历史悠久,从2012年至今已有十三年的种烟历史。烤烟作为桃源村的支柱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预计今年产量达66万斤,产值达1100万元。
全媒体记者 陈芳 实习记者 黄源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