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街道江陵社区:渝好空间实实在在的服务 让每个居民的日子往“好”里走
走进永安街道江陵社区,“渝好空间”里总透着热闹,孩子们在托管班里笑闹,“好姐”们在幸福的工作,邻居们围坐在一起穿针引线……这个藏在社区里的“幸福驿站”,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让每个居民的日子都往“好”里走。
孩子越来越好:从“没人管”到“有人疼”
以前,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放学后不是玩手机就是小区里嬉戏,现在“好娃托管”让这一切变了样。“爱宝贝”托管班一个月缴费900多元,政府免场地费,机构派老师,孩子能在这儿吃热饭、写作业,低保家庭的孩子还能免费学画画。在四点半课堂和周末寒暑,社工给孩子讲题、组织跳绳比赛。
姐妹们越来越好:从“围着灶台转”到“自己能挣钱”
“好姐家政”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社区女性的新生活——免费学技能,挣钱有底气。社区组织的家政培训班上,30多个姐妹跟着家政老师学习家政知识。经过培训,社区刘姐成了金牌月嫂,每月能挣4000多。
服务到家门,日子更轻快,独居的陈爷爷行动不便,“好姐”每周三上门打扫、买菜,还帮他交水电费。“这些闺女比亲闺女还周到,我这老房子都亮堂了!”陈爷爷说。
邻里越来越好:从“关着门”到“敞开心”
以前住对门不说话,现在隔着楼道打招呼,“好邻互助”让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近。
“七彩调解”让矛盾变和气。三楼漏水淹了二楼,调解队的王阿姨带着师傅上门修,俩邻居最后互相道歉,还各自端出腌菜分享。
共享课堂上学本事、交朋友,退休教师教书法,开餐馆的刘师傅教做奉节特色菜,年轻妈妈分享育儿经。居民李阿姨以前总闷在家里,现在每周都来上课:“不仅学会了包饺子,还认识了好几个姐妹,日子充实多了!”
“社区合伙”让小店火、居民乐,超市、理发店组成“便民联盟”,居民凭卡能打折;商户给老人送米送油,生意也越来越火。超市王老板说:“现在居民见了我就喊‘小王’,像自家人一样,这生意做着舒坦!”
在江陵社区,“渝好空间”不是口号,而是孩子的笑脸、姐妹的自信、邻居的热乎气。它让“好”变得具体:孩子的成绩好了,姐妹们的钱包鼓了,邻里的关系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渝好”不是一个人的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才是最踏实的幸福。
(来源:永安街道江陵社区)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