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橙新语】基层减负成常态 干部脱身显从容
评论员 刘圣宇
近几个月,奉节县体制内人员流传着一个共同感受:今年为基层减负各项措施都在落实兑现。如进一步规范简报制发工作,全县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含二级机构),一律不得制发简报;合并式督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例行会议从每周一次调整为每月2-3次,每项议题参会单位数量不超过 20 家;主要领导到乡镇(街道)调研,党委(党工委)和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不同时陪同。其他单位到乡镇(街道)调研,主要负责同志不陪同。
曾几何时,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多有抱怨,称周一至周五,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路上。有人形象地说:“呆在隔壁候客厅一上午,只为列席一个议题,进入会议室也许坐不到五分钟。”单位开个党委(党组)会或职工会,必要时只好选择中午或晚上,双休日都有可能。 说明不少人对文山会海、基层负担重颇有意见。
为此,今年奉节县委推出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36条措施,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定期研究分析、精心组织实施,同时强化制度刚性和约束力,直至对典型问题予以公开通报。
落实基层减负首要在精文减会。全面落实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机制会议精神,从制度性约束、数字化赋能、考核制度优化和作风建设深化四大维度着力,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方向盘”;健全管理制度,筑牢“防火墙”;聚焦关键少数,牵住“牛鼻子”。
好处显而易见。一是作风转变。领导干部有精力理思路、抓落实;腾出手搞调研,破难题;下功夫谋长远,可持续。二是提质增效。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年轻人等群体成为最大“受益者”,而这部分人又是单位中坚力量,再不用在材料上伤脑筋、会议室里半闭眼,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三是轻装上阵。干部职工从文山会海、形式主义,从应付督查、考核、达标、创建等“闭环工作”中顺利脱身,肉眼可见一脸倦容变一脸从容。
实践证明,切实为基层减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顺民意、得民心,干部满意,劲足气顺。大势不可逆转,理应成为常态。
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应超出艺术创作范畴。乔布斯“简约不是简单,而是极致复杂后的精炼。”可不纯粹用于产品设计理念上。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纠偏只要贴近实际并与时俱进,恰到好处,一箭双雕,一定要咬牙坚持不动摇。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