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以山水为笔 文脉为墨 绘就旅游百强新画卷
高峡平湖醉美瞿塘(王正坤/摄)
夔门红叶(何川/摄)
在全国县域旅游的版图中,重庆奉节县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启明星,闪耀着独有的光芒。近日,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与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联合发布的《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显示,奉节县成功上榜“2025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位列第82位,并且已连续五年获此殊荣。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奉节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举全县之力发展旅游经济的不懈努力与卓越实践。
天赋异禀 资源底蕴深厚
奉节,这座拥有2330多年建县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诗词文化与江峡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璀璨的火花,也为其赢得了“中华诗城”的美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王十朋、陆游等纷至沓来,他们在此留下了众多千古名篇 ,为奉节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追寻诗中的意境。除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奉节的自然景观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8公里的瞿塘峡,浓缩了万里长江的文旅精华,其雄伟险峻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夔门作为十元人民币背景图案,承载着巴山蜀水的千年文脉,那磅礴的气势震撼人心;三峡之巅海拔1388米,是长江三峡物理形态的最高处和景观形态的最美处,站在山顶,高峡平湖的壮丽画卷尽收眼底 ,令人心旷神怡。此外,奉节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其幽深奇绝的景象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世界上最长的地缝——天井峡地缝,神秘莫测,吸引着众多探险爱好者前来一探究竟。
奉节县拥有1个5A级景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以及6个4A级景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不仅是长江三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更是第五套1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所在地,这里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景观资源多样,融合了博大精深的三国文化、诗词文化和江峡文化,是游客领略奉节魅力的必到之处。而其他4A级景区也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奉节丰富多样的旅游景观体系。
蓬勃发展 旅游数据亮眼
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奉节县的旅游数据也十分亮眼。2024年,奉节县旅游接待游客3800万人次、过夜游客202万人次、购票游客2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5%、42%、22%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五一”假期,奉节县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全县累计接待游客99.6万人次,同比增长5.7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9.73% 。近郊游、家庭游、自驾游成为主流,白帝城 - 瞿塘峡、三峡之巅两大景区人气爆棚,假期第二天、第三天连续满员限流。这些数据不仅反映出奉节旅游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也表明了奉节县在旅游市场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在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下,2024年我国县域旅游平均接待游客总量为580.7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6%,旅游总收入增长9.96% 。
奉节县远超平均水平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长幅度,充分彰显了其在全国县域旅游中的强劲实力和发展潜力。千禧一代逐渐成为县域旅游消费主力,他们更加追求深度体验,而奉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正好满足了这一消费群体的需求。无论是在白帝城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还是在三峡之巅欣赏自然风光的壮美,亦或是在乡村旅游示范点体验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游客们都能在奉节找到属于自己的深度旅游体验。
多措并举 打造旅游名县
奉节县能够取得如今的旅游成绩,离不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举措。在产品打造方面,奉节县充分发挥白帝城·瞿塘峡5A级景区的引领作用,不断推动三峡之巅、龙桥河等景区提档升级,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丰富景区旅游项目。同时,加快创建兴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旅游度假胜地。此外,奉节县还精心推出20条研学、行摄、康养游线,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多元价值,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打造58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将乡村旅游与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相结合,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到浓郁的乡村风情,实现“春看百花夏乘凉,秋赏红叶冬玩雪”的四季旅游体验。宣传营销上,奉节县积极主动链接成渝地区、郑渝高铁沿线、大三峡等客源市场,与全国500余家旅行社深度合作,拓宽旅游客源渠道。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持续举办诗歌节、橙博会、半程马拉松、康养避暑季等节会活动,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提升奉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成都、武汉等10余个城市举办专场推介会,全方位展示奉节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并且连续七年亮相《中国诗词大会》,借助这一高人气文化节目,让奉节的诗词文化和旅游资源走进千家万户,为旅游聚人气、添财气。
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奉节县秉持产城景融合理念,把城市当作景区来建设,把节点当作景点来打造。不断升级“快旅慢游”交通体系,沪蓉高速公路、奉溪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郑渝高速铁路在奉节县设有奉节站 ,便捷的交通网络让游客能够更加轻松地抵达奉节,畅游各个景区。加快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丰富游客的购物、餐饮、娱乐等消费体验;拓展中华诗城公园等休闲游乐场景,为游客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推出“奉上好品”区域公共品牌,整合奉节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感受文化的同时,还能把奉节的特色好物带回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未来展望 前景无限光明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奉节县将借力东风勇立潮头。按照规划,到2027年,奉节县预计接待游客人数将达到4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0亿元,文旅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达到10%以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奉节县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创新旅游产品,优化旅游服务,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奉节县将深入挖掘更多潜在的旅游资源,加强对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推动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深度融合,打造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优质的旅游体验。在旅游市场拓展方面,奉节县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对接与合作,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奉节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精准把握旅游市场需求和游客消费趋势,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提高旅游营销效果,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奉节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那些流淌在诗词里的意境,那些镌刻在江峡间的灵秀,在奉节这片土地上慢慢生长成独特的风景。如今的成绩,是时光的馈赠,更是无数人用心浇灌的成果。未来的日子里,奉节会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底蕴继续向前,让更多人在这里读懂长江的故事,听见诗词的回响。相信“中华诗城”的魅力,会像瞿塘峡的晨光一样,温暖更多远道而来的脚步。
(记者 朱松)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