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橙新语】从“清凉IP”到“发展范式”:文化节背后的县域文旅突围逻辑
评论员 雷腾
当巴楚驿城的篝火照亮土家儿女的笑脸,当《相遇在三峡凉都》的旋律响彻天坑地缝,2025年第四届“三峡凉都”土家风情旅游文化节的启幕,不仅是一场民族文化的狂欢,更是奉节文旅发展的“关键一跃”。从白帝城·瞿塘峡的诗词意境到兴隆旅游度假区的22℃清凉,从摔碗酒的豪迈到西兰卡普的斑斓,这座长江边的小城正以文化节为支点,撬动“全国旅游名县”的建设加速度,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跑出独特风采。
文化节:文旅融合的“催化剂”与“展示窗”
土家风情旅游文化节的价值,远不止于“热闹一场”。作为奉节文旅资源的集中展示平台,它既串联起“周周有主题、天天有看点”的系列活动——从川渝鄂农特产品推介会上的非遗展演,到“渝川鄂陕”篮球邀请赛的跨界联动,再到土家女儿会的青春创意,更成为检验文旅融合成效的“试金石”。数据印证了其能量:年吸引游客80万人的康养避暑季、购票游客较2019年增长310%的亮眼成绩,无不说明文化节已成为激活“凉资源”“古文化”“生态景”的核心引擎。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文化节构建了“文化符号—体验场景—消费转化”的完整链条。游客在摔碗酒中品味土家豪情,在西兰卡普编织中触摸非遗温度,在药膳鸡汤中感受生态馈赠,这种“可触摸、可参与、可带走”的文化体验,让奉节的文旅资源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消费”,从“流量吸引”变为“留量沉淀”。正如民宿老板通过亲子游等项目将游客停留时间延长,文化节正在重塑游客的“奉节记忆”,让“打卡式旅游”升级为“沉浸式体验”。
根基与底气:奉节文旅的“先天优势”与“后天努力”
奉节的文旅腾飞,从来不是“空中楼阁”。其底气来自于“老天爷赏饭吃”的生态禀赋与“老祖宗留遗产”的文化积淀:白帝城·瞿塘峡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徒步三峡之巅获评“中国十大户外精品线路”,1100米海拔的兴隆旅游度假区夏季平均22℃的清凉,构成了“山水林泉”的生态基底;土家族的摔碗酒、峡江号子的呐喊、竹枝词的意境,形成了“诗城巴楚”的文化基因。
更关键的是“后天努力”的持续加码。交通瓶颈的打破让“凉都”触手可及——多条避暑公交专线30分钟一班,实现“随时随地上下车”;服务品质的提升筑牢口碑基石——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显著提升,2024年1—9月购票游客达382万人次;品牌矩阵的构建扩大影响力——“三峡凉都”与“奉节脐橙”协同发力,前者以8.5亿元品牌价值成为避暑标杆,后者以381.7亿元品牌价值提供“农业+旅游”的范本。这些实践共同证明:文旅发展既要“靠天吃饭”,更要“靠智发展”。
破局与跃升:直面挑战的“奉节解法”
站在新起点,奉节文旅仍需跨越“成长的烦恼”。旅游市场的“内卷”倒逼产品升级——如何从“夏季避暑独大”走向“四季皆旺”?如何让文化体验从“浅尝辄止”变为“深度沉浸”?如何让“区域知名”迈向“国际认知”?答案藏在三个“关键词”里。
其一,“产品创新”要做深“文化+”文章。以文化节为起点,将土家文化拆解为可体验、可消费的颗粒度:在“土家女儿会”中加入“诗词对歌”环节,让竹枝词与民歌碰撞;在非遗展演中设置“西兰卡普定制”服务,让游客带走专属文化记忆;依托中医药文化展厅,开发“康养研学”课程,将党参种植、药膳制作转化为亲子体验项目。通过“文化符号场景化、体验项目IP化”,让每一处景观都有故事,每一次消费都有温度。
其二,“空间拓展”要锚定“国家级度假区”目标。兴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不能止步于“建景点”,而要着眼“造生活”。一方面,加快安置扩容、交通配套等基础项目进度,确保“游客来了有地方住、有地方玩”;另一方面,培育“全生命周期康养产业链”——春季的中药材花田研学、秋季的落叶松摄影营地、冬季的冰雪运动基地,与夏季避暑形成“四季闭环”。尤其要避免“同质化陷阱”,坚持“过窄门”理念,拒绝粗放开发,让“三峡凉都”的每一寸土地都保持独特性。
其三,“品牌出圈”要构建“立体传播网”。从“区域热”到“全国红”,需精准发力:对内,借势社交媒体“破圈”,邀请旅游博主、生活达人深度体验“星空房观星+土家织锦DIY+药膳烹饪”的特色线路,用短视频解锁“年轻人的打卡点”;对外,依托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战略,加强与川渝鄂陕周边城市的“文旅联盟”,推出“三峡凉都+恩施土司城+神农架”的跨省线路;对国际,以“诗城”“长江三峡”为名片,在海外社交媒体推送“夔门日出+土家摆手舞”的文化短片,联动国际旅行社设计“诗词溯源之旅”,让奉节文旅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篝火渐息,余温未散。土家风情旅游文化节落幕之时,恰是奉节文旅新征程的起点。从“一季火”到“四季旺”,从“文化符号”到“消费场景”,从“区域热点”到“国际名片”,奉节的底气在于:始终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基、以创新为要。当诗词的意境与土家的风情相遇,当22℃的清凉与智慧旅游的便捷交融,这座小城必将在“全国旅游名县”的赛道上,书写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更生动答卷——让“三峡凉都·诗意兴隆”的品牌,不仅响彻长江两岸,更传遍万里山河。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