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镇:“六园一基地”串起特色产业链 四季丰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编辑: 唐利贤 2025-07-09 14:18:24

万亩玉米地翻滚绿浪,高山脆李园果香四溢,生态鱼塘波光粼粼,成群的山羊在坡地悠闲觅食…… 盛夏时节,穿行在大树镇的青山绿水间,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大树镇立足“六园一基地”产业布局,让老鹰茶、脆李、玉米等特色产业“月月有鲜品、四季有收获”,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万亩玉米地里的“智慧经”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大树镇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已是一片繁忙。植保无人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实现精准管护。“以前人工管理,一人一天最多管10亩,现在无人机一天能作业300亩。”种植大户吴守青指着绿油油的玉米地说,“这1万多亩玉米,可都是我们的‘绿色银行’。”  

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当地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亩产稳定在2000斤左右。“收购价每斤7毛,一亩地毛收入1400到2000元左右。”吴守青算着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高山脆李的“甜蜜事业” 一颗果子带富一方百姓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海拔800米的兰靛村,沉甸甸的脆李压弯了枝头。村民王大姐手法娴熟地采摘着果子,“我们基本上天天都有活干,果子丰收了,我们的生活也跟着丰收了。”  

奉节县涵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兴旺正在选果厂忙碌。“我们的脆李主要销往长三角地区,最远卖到了新加坡。”说起种植秘诀,他如数家珍:“品种选的是‘青脆李’,施的是有机肥,还采用避雨栽培技术。”2024年,他们的脆李荣获重庆市“三峡杯”优质脆李金奖,300亩基地年产20万斤,带动周边50多户村民增收。  

“六园一基地”绘就四季丰收图  

单一产业的兴旺只是起点,如何让丰收的喜悦贯穿四季、惠及更多农户?大树镇给出的答案是构建多元融合的产业“生态圈”。“生态圈”的打造让大树镇实现“四季不断档”,春采老鹰茶、夏收脆李玉米、秋摘脐橙、冬起水产,中间还穿插着烟叶、中药材和山羊等特色产业的收获季。这种“长短结合、种养循环”的模式,让土地产出效益提升3倍以上。  

大树镇相关负责人指着产业地图介绍,该镇按照“抓好主体、发展特色、培育亮点”的思路,打造了脐橙产业园、茶叶产业园、小水果产业园、中药材产业园、蚕桑产业园、花椒产业园和养殖基地的“六园一基地”格局。下一步,还将持续打造大树老鹰茶品牌,积极打造生态崖养殖基地,稳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为大树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从云雾缭绕的高山茶园到层层叠叠的梯田玉米地,从向阳坡地的精品李园到碧波荡漾的生态鱼塘,再到成群结队的山羊点缀山间,从“靠天吃饭”到“四季生金”,大树镇通过“长短结合、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特色产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带动600余户户均增收1.2万元。如今,随着老鹰茶品牌打造、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这条绿色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全媒体记者 陈芳 冉倩)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