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竹笋俏四方 深山鲜味变成“金”

来源: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丁敬清 2025-07-02 09:28:31

清晨七点,龙桥土家族乡的山雾尚未散尽,竹轩农业的加工车间已是灯火通明。四五十名身着统一工装的工人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着。只见鲜笋在翻滚的清洗槽中涤去泥土,经高温杀青后送入冷却池,再通过精密切片机化作均匀薄片。空气中弥漫着竹笋的清香与火锅调料的鲜香,一袋袋“龙桥油竹笋”零食从包装机源源不断地产出,即将发往重庆、四川、湖南等地。

生产线轰鸣 深山加工厂活力足

“采笋季收购的鲜笋储存在30口原料池里,现在正是加工黄金期!”该厂负责人指着容量超百吨的存储池向记者介绍。虽然采笋高峰已过,但依托原料池储备的鲜笋,车间实现全年不间断生产。步入竹轩农业4000平方米现代化厂房,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52岁的龙桥村村民李秀兰熟练地将调味笋片装入包装袋,她告诉记者:“以前采笋季结束就闲在家里,现在进厂剥笋、包装,每月能挣4000多元,还学会了操作杀菌设备。”

“目前日加工量已突破800箱。”该负责人补充道,“今年采笋季我们雇用了50多名村民。经过培训,她们已成为熟练的操作工,月收入在4000至6000元不等。”据了解,该公司现拥有30口竹笋原材料存放池、1条智能杀青-预煮-清洗-去皮生产线、3台全自动包装机及10台人工半自动包装机。这些现代化设备助力深山竹笋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2024年,公司加工新鲜竹笋1200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万元,报税金额超2000万元,达到规上企业标准,成为龙桥土家族乡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十年创业路 深山竹笋成“金笋”

2014年8月,竹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我县龙桥土家族乡成立,成为奉节首家集竹笋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创业初期,公司仅能进行简单的竹笋粗加工,如今已发展成拥有5万亩竹笋资源、50公里采笋步道、8公里运输轨道及4000平方米配套厂区的规模企业。

公司创始人龚光恩带领团队深耕深山,十年磨一剑。从最初单纯销售原材料,到如今成功开发出火锅竹笋、调味竹笋两大竹笋类休闲零食,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龚光恩道出了龙桥竹笋品质出众的秘诀:“我们龙桥竹笋生长在海拔1700-2000米之间的大山深处,年均11.6℃的气温与富硒土壤的交融,造就了其紧实如玉的肉质纤维。”

糖酒会大放异彩 3700万订单破纪录

2025年3月21日至23日,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举行。作为中国食品行业规模最大的盛会,本届展会吸引了2000家国内外供应商和9万名专业买家。竹轩农业携“龙桥油竹笋”产品亮相糖酒会并举办专场品牌推介会,引起全国经销商的广泛关注。

“展会期间,我们展区流量居高不下,热度持续火爆。”公司销售经理回忆道,“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成都市民驻足观看、询问、品尝、购买,场面非常热闹。”品牌推介会上,竹轩农业现场签订大量采购合同,三天签约合作商53家,订单总额达3700万元,创下参展以来最佳业绩。

村民采笋忙 家门口增收千万

2025年采笋季前后,竹轩农业投入700余万元现金向周边村民收购鲜竹笋,短期内收购量即达1200吨。“我每天凌晨四点上山采笋,一天能采200多斤。”龙桥村村民谭维银告诉记者,“公司按每斤3元的价格收购,一天就能挣600多元,整个采笋季能增收两万多元!”谭维银的经历是众多村民的缩影。在竹轩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下,2024年公司带动超500户农户增收超1000万元,真正形成了“一笋兴乡、多业共荣”的产业新格局。

“以前鲜笋卖不出去,只能晒干了自家吃。”土家族妇女李阿姨一边熟练地剥笋一边感慨,“现在公司敞开收购,我们采多少他们收多少,家门口就能赚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记者手记】三本账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暮色笼罩龙桥河谷,竹轩农业的车间依然灯火通明。财务室内,出纳将新取的现金按工序分组摆放——这是次日发放给工人的计件工资。窗外,李秀兰和工友们的说笑声漫过石板路,她们背上竹篓轻晃的节奏,应和着山涧淙淙的水声。

算清三笔账,方知小竹笋的大能量。经济账,从2014年的小作坊到2024年的规上企业,年加工鲜笋1200吨创收3000万元;民生账,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万元,带动超500户农户,留守妇女变身产业工人月入4000元;生态账,5万亩野生竹林在科学管护下,年产笋量提升30%,青山真正成了“绿色银行”。

山风拂过连绵竹海,运输车载着当天生产的800箱成品笋驶向成都。包装袋上“奉节龙桥”的LOGO在月光下泛着微光,这枚小小的标识,正将土家山乡的草木清香,酿成通往千家万户的共富滋味。

(全媒体记者 陈芳)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