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工具箱
□龚银娥
在记忆的长廊里,父亲的工具箱永远立在最显眼的位置,像一座古老的宝藏阁,藏着岁月的密码与生活的智慧。它是平凡日子里的魔法盒,每当生活出现裂痕,父亲总能从中取出神奇的“咒语”,让一切恢复如初,宛如《诗经》中“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的美好,将残缺打磨成圆满。
那是个木制的箱子,边角被时光磨得温润,表面的木纹像岁月镌刻的诗行。箱盖开合时发出“吱呀”的声响,仿佛在诉说陈年往事。打开箱盖,一股淡淡的机油味混着铁锈气息扑面而来,这独特的味道,是父亲专属的“人生香水”,也是我童年最熟悉的气息。箱内,锤子、螺丝刀、钳子等工具整齐排列,金属表面的光泽虽历经岁月打磨,却依然闪烁着坚韧的光芒,恰似“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每一件工具都承载着父亲与生活博弈的故事。
箱中那把老锤子,是父亲最忠诚的伙伴。木柄被磨得光滑如镜,握在手中,仿佛能感受到父亲掌心的温度。上面缠着几圈褪色的布条,那是父亲随手扯下旧衣边角,在某个闲暇午后细细缠绕上去的。锤头布满岁月的痕迹,凹陷处凝结的锈迹,像是时光烙下的勋章。每当父亲拿起它敲打物件,“当当”的声音清脆有力,回荡在家中,这声音,是生活的鼓点,是父亲用勤劳谱写出的赞歌,让人不禁想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只不过父亲的“弦音”,奏出的是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而那把小巧的螺丝刀,承载着我最珍贵的童年回忆。银色的柄身闪着微光,螺旋纹路精致而神秘。小时候,我总爱模仿父亲的样子,踮着脚尖,有模有样地摆弄它。尽管常常笨手笨脚,不是拧歪了螺丝,就是不小心划伤手指,但父亲从未责备过我。他会蹲下身,轻轻握住我的小手,耐心地说:“修东西急不得,要像写楷书,一笔一划慢慢来。”那一刻,螺丝刀传递的不仅是维修的技巧,更是父亲温柔而坚定的爱,如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无声中滋养着我的成长。
记得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家里的水管突然爆裂,水流如注,瞬间将屋子变成了“水乡泽国”。父亲二话不说,冲向工具箱,动作干脆利落,宛如古代侠客拔剑迎敌。他迅速取出扳手,眼神坚定,冷静地关闭水源,熟练地拆卸破损的水管。在与水流的“战斗”中,工具箱里的橡胶密封圈、麻绳等工具轮番上阵,父亲用他的智慧和经验,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四两拨千斤”,最终成功驯服了肆虐的水流。那一刻,父亲在我眼中就是无所不能的英雄,而那小小的工具箱,就是他的“百宝囊”。
如今,父亲已不再年轻,两鬓染霜,那陪伴他半生的工具箱也渐渐褪去了光泽,安静地躺在角落。但每当我看到它,那些与父亲一起修理物件的温馨画面便会涌上心头。去年,我学着父亲的样子,用工具箱里的工具修理漏水的龙头,金属碰撞的声音响起时,我突然明白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道理——每一次修理,都是一场与困难的对话,一次自我的成长。父亲用他的工具箱,不仅教会了我维修的技艺,更教会了我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坚韧。
岁月悠悠,箱底的春秋里,藏着父亲的匠心,也藏着代代相传的爱与力量。那些静静排列的工具,如同等待出征的士兵,更像父亲无言的陪伴,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