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橙新语】扬金融发展之帆 筑经济强国之梦

来源: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丁敬清 2025-05-07 11:51:04

评论员 张恒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时代征程中,金融犹如奔腾不息的血脉,连通着经济发展的每一处脉络,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5月6日,《人民日报》以整版聚焦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得通、行得稳》《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我们清晰勾勒出金融前行的方向,奏响了金融强国建设的激昂序曲。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智慧与勇气的探索之路。回首往昔,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体系的艰难起步,到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再到如今金融改革的全面深化,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金融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篇指出,“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坚定信心,沿着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奋勇前行,不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金融兴国运兴,金融强国家强。”坚定金融发展自信,离不开发挥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加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支撑,是筑牢金融大厦根基的关键所在。金融文化,如同金融的“灵魂”,它蕴含着诚信、创新、责任等核心价值观,是金融稳健发展的精神源泉。从古至今,“诚信为本,义利并重”的理念深入人心,它激励着金融从业者坚守道德底线,以信誉赢得市场。在当今时代,我们更要传承和弘扬这种优秀文化传统,让金融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不断书写金融强国的壮丽诗篇。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是保障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行稳致远的重中之重。金融风险如同潜藏在暗处的“幽灵”,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历史上的金融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都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今天,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战、贸易战在世界主要大国间无声打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亦不能置身事外。面对各种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我们要以“防患于未然”的警觉,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我们要用“火眼金睛”洞察市场的细微变化,用“铜墙铁壁”抵御风险的侵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金融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自信。

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到香港国际地位的巩固;从“一带一路”的资本融通,到跨境贸易的金融赋能,中国金融的开放步伐始终坚定而从容。但开放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制度型开放的深耕细作。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金融既要以开放促改革,借国际规则锤炼自身韧性;又要以自信谋共赢,用中国智慧贡献全球治理。这种开放,是底气,更是格局。金融强国之路,不在高楼广厦,而在田间地头的惠农卡、小微企业的一笔贷款、百姓手中的一份保单,老人寄托的养老事业,这才是“金融为民”最温暖的底色。

展望未来,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前景广阔。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思想为指引,坚定金融强国、金融文化自信,强化风险防控,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金融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劈波斩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金融力量。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