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橙新语】乡村产业发展要遵循“三坚持”
评论员 黎国宝
近日,市委书记袁家军赴奉节调研指出,奉节永乐大坝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经验做法值得总结推广,希望进一步发挥村集体作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振的是精神,兴的是产业。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动永乐镇大坝村成为“两山”理念实践地、乡村振兴示范村。它成功的背后是发展理念的先行,是坚守生态环保红线的结果。为了使乡村产业发展不偏离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笔者认为要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党建引领。
坚持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如果是不顾环境式的粗放发展,虽然能带来短期经济效益,但不可持续。永乐镇大坝村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就是因为大坝村坚持绿色引领,生态发展,先后荣获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绿色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因此,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坚守生态保护红线。要利用好乡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自然风貌,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解决好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大人畜粪污、废弃农膜等垃圾的集中处理力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坚持突出地方特色。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在乡村产业的选择上必须因地制宜,绝不可盲目跟风,否则不仅容易埋没自身发展优势,还可能由于同质化发展导致过度竞争。永乐镇大坝村充分发挥自身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等地理生态优势,做大做强脐橙产业,并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打造“诗城”寻橙、特色乡愁、竹枝词唱诵多条旅游线路,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促进了农业由一产向三产的延伸,更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新空间,提升了农业的整体功能,“农旅双赢”的局面初步显现。据统计,该村每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超50万元,村民增收超100万元。因此,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区位等优势进行“人无我有”的差异化产业引进,将地方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要充分挖掘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围绕“地标”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奇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党建引领。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组织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永乐大坝村不仅建设“身有所栖”的美丽庭院,“民有所富”的支柱产业,更构筑了村民“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探索实施党建引领有深度、狠抓工作有劲度、服务群众有温度的乡村治理新路子。因此,必须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县级“火车头”作用,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领导。发挥乡镇级“连通桥”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要坚持问题导向,补缺补短补软,不断完善提升乡镇功能,充分发挥乡镇的承接带动作用,推动乡镇可持续发展。要发挥村级“主力军”作用,坚持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抓乡促村,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建好建强村级书记队伍、村民小组队伍、乡贤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