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野折耳香

编辑: 王艺峰 2025-04-23 12:48:10

□付令 

折耳根,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山野的质朴与不羁,而它的味道,更是让人难忘。它的叶子绿紫相间,厚实而有质感。当它与陈醋的酸爽、香油的浓郁、味精的鲜味,还有那油辣椒的热烈交织在一起时,各种滋味在舌尖上跳跃,让人欲罢不能。

不同于川渝人民既吃叶子也吃根茎,在贵州,人们更偏爱折耳根的根部,它是各式各样蘸水不可或缺的灵魂。它既能赋予食物更加丰富的层次,又能巧妙地平衡各种滋味。无论是烤豆腐、豆腐圆子,还是酸汤鱼、酸汤牛肉、麻辣火锅,只要搭配上用折耳根调制的蘸水,就妙不可言。

折耳根在云南的吃法更加丰富。昆明的“口袋豆腐”与贵州的豆腐果类似,都是将烤得像气球一样的豆腐块剖开,灌入折耳根蘸水。拉祜族的下饭菜“舂折耳根”,则是将折耳根、花生、小米辣、芫荽、大蒜等食材捣成酱。景颇族的“揉菜”是将山马蹄菜、折耳根、小酸茄、豆豉、野山椒等食材揉拌入味后,放在芭蕉叶上食用。傣族的腌菜膏是用小米辣、芫荽和碎折耳根调制的蘸水。

湖南人对折耳根也有独特的喜爱。他们将折耳根的根部切成小段,用麻辣佐料拌匀,吃起来酸辣爽口,让人忍不住多吃几大碗白米饭。

据史料记载,两千多年前,南方人民就以折耳根的根茎充饥。然而,折耳根独特的味道却让人们对它爱憎分明。李时珍因其叶有腥味,将其命名为“鱼腥草”。美食作家汪曾祺号称“什么都吃”,却唯独不敢尝试折耳根。

折耳根的生长环境多样,它们或隐匿于路边,或扎根于水田边,甚至在深涧之中也能找到它的踪迹。开春之后,折耳根便悄悄地从泥土中探出头来,静静地匍匐在大地上,生命力十分顽强。即便到了晚春,它们也大多只有手掌高,开出白色小花,低调而坚韧。

当我爬上山肩,眼前豁然开朗,山背后一个槽谷映入眼帘。谷地中,阡陌纵横,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桃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闭上眼,仿佛能听到古时商贾马队的铃声穿越时空而来,还有那春来归乡的秀才,带着思念踏上归途。此刻,一碗拌好的折耳根,如春风拂面,能让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慰藉。

(作者系《小散文》杂志理事)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