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橙新语】严才是干部监督的主基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紧跟着,各地纷纷出台各项措施,加强干部的工作之内和工作之外的监督。比如要求党员干部不准大吃大喝、不准进入高档娱乐场所和要求党员干部报告自己财产和婚姻情况等。于是就有部分党员干部认为,是不是组织管得太细、太严了,如此管得严,不利于刺激经济等。
这些观点,貌似“言之灼灼”,其实经不起推敲。对于干部的管理,就是要抓在日常,从小事管起,各地出台的干部管理措施,无论是工作时间内,还是8小时外,看似管得紧,实则深情。平时对干部的工作学习“严”,有利于鞭策其以知难而进、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鼓励其以只争朝夕、力争上游的敬业精神为民服务,这是小爱。而对干部权力的监督,提醒他们掌好权用好权,则是政治上的爱,是更深层次的爱,是大爱。
“管得紧”是组织对干部的最大爱护。可以说,在一些地方对干部的监督还存在不少误区,还存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担心丢选票,怕得罪人;有的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严格管理干部是“整人”。这对党的事业和干部的成长非常有害。众所周知,任何腐败分子都是从小贪到大贪发展起来的,由“亚健康”转变为“恶性病”的,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对其“管得紧”,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不会给党和人民带来太大的损失。
“管得紧”是组织对干部高度负责的表现。实事求是的说,当前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一部分党员干部能在无监督的前提下,做到洁身自好。另一部分党员干部还需要在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下才能做到正人君子。如果放松对这一部分党员干部的监督,听之任之,这部分党员干部就有可能犯错误,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白“严是爱,宽是害”的道理,旗帜鲜明地对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极少数屡教不改、顶风违纪者,要严肃查处,绳之以法,以正纲纪、以儆效尤。
“管得紧”是保持干部队伍廉洁风气的“洗涤剂”。因为,“管得紧”既管大是大非,也管生活小节。“管得紧”能使每个干部都遵纪守法,不入是非之地,不拿不义之财,不交酒肉之友,不越雷池一步。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着力打造一支负责任、敢担当、重实干、抓落实、有能力、会干事、严自律、保干净的干部队伍,对国家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对于每个被“管”的干部来说,要正确认识组织上的“严”,摆正心态,认真对待,真正把监督当作一种爱护,真心实意地接受监督,对自己严格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时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在各种诱惑面前永保不败。
(通讯员 黎国宝)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