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清香

编辑: 王艺峰 2025-02-25 03:02:56

□张德虎

上学第一天,就喜欢上新书的油墨清香。我从此知道,书,是有着缱绻的书卷香息的。

那时候,我们的小学连院子都没有,两排破旧的青砖瓦房,倚着一溜儿有年头的小叶杨树,古董似的铜铃就挂在办公室前的树杈上,上课或是下课,都由校长亲自执掌着绳索“当当”地敲响,声音清脆而悠远。开学第一课是发书,然后在裤子上将双手擦干净,恭恭敬敬接过新书,小心翼翼装进妈妈缝制的蓝书包里,带回家用报纸包装好,再请高年级的孩子帮着写上大名,才如释重负,安心翻看了。

现在想来,那时的知识基本是在课本中得来的,至今仍能记起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课的内容:“春风吹,天气暖,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我仿佛又看到老师站在讲台前,领着我们一遍又一遍朗读,我们稚嫩的读书声从破门洞里飘了出去,飘进飞舞的雪片里。我们读书的时候,脑子里映现出一副画面:春风吹来,冰雪融化了,小草绿了,燕子归来了……似乎还嗅得到青草的芳香……

我们上学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土路,近一些;一条是石子路,要远一些。我们却常常故意弯走石子路,目的只有一个:顺道溜进路边的新华书店里一饱眼福。新华书店里永远散发着淡淡的书墨香息,就像刚开学时书本油墨芳香一样,这种香息常让我流连而耽误了上课。新华书店中不仅卖书,还有其他文具什么的,我们囊中羞涩,只能看看。冲着大门,永远挂着几个当时很时髦的黄书包,上面端端正正写着“风华正茂”四个大字。这是我不敢妄想的奢侈品。书包旁通常挂着很多画,几乎占了书店的一半空间,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副大龙舟的画。画中龙舟巨大,分了四五层,每一层都有穿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男女在载歌载舞,画面靓丽,十分喜庆,大约是取各族人民欢聚一堂的意思。那些画下的柜台里,才是我最向往的书籍。书其实并不太多,农村毕竟读书的人少,也没有那么多的闲钱,更多的是小人书,专门为上学的孩子准备的。我的记忆中似乎只买过一本叫作《戴手铐的旅客》的小人书,但一直到现在我都没闹明白,主人公是那么好的人,为什么要戴上手铐呢?而更多时间,我们是趴在柜台上,伸长脖子,探头往里贪婪地看着书的封面,感觉看一眼也是享受了。新华书店的营业员姓贺,大人叫他小贺,我们也叫他小贺,他高高瘦瘦,白白净净,脾气很好,每当这时他便眯起眼睛看着我们,从未有驱赶的意思。

小学时代,我们的课外书当然只有小人书,也仅有小人书可看。自己没有,就到门旁哥哥姐姐那里借着看。如若班里某同学新得一本小人书,一定会被挨个借着传看。小学时期,看小人书成为我课余最大的乐趣。通过小人书,我认识了《鸡毛信》中,机智勇敢把信塞在羊尾巴下的海娃;认识了《孤胆英雄》中,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深入敌后,单身击毙敌人数十名的孤胆英雄岩龙;也认识了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为国争光的女排……

伴着童年的油墨清香,我们开启了读书的岁月。


中共奉节县委、奉节县人民政府主管,县委宣传部主办,奉节县融媒体中心承办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街道中华街1号规划展览馆三楼 邮编:404699 电话:023-56557563

奉节县融媒体中心 奉节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举报电话:023-56557096 举报邮箱:fjrm666@163.com 举报专区

渝ICP备1001032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3602000115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