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头 唯实争先—— 看2025年奉节新蓝图 新发展 新作为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之年,奉节县全县上下必将锚定目标,实现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120万亩、41万吨以上,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以上,新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乡镇1个、先行村5个、美丽庭院10个,持续抓好办成一批民生实事。以“干字当头 唯实争先”的魄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为奉节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蓄势赋能。
持续推动以脐橙为主的种植业提质增效
“奉节脐橙”是总书记赞誉重庆的“三大宝贝”之一。家军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深“土特产”文章,培育壮大农业经营市场主体,强化科技兴农,打造农产品品牌。要以脐橙全产业链发展带动黄桃、脆李等小水果一产一链发展,协同推动中药材、蚕桑、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稳步提升。
脐橙产业:要稳步实施品种调优,依托奉节脐橙研究所、国家柑桔技术体系奉节甜橙试验站,科学制定适地栽培方案,新建脐橙科研基地1个,引育新品种4个,实现“环境—品种—技术”精准匹配。要持续推动品质提升,拓展脐橙产业大脑功能,推广“测土配方+微肥厂+水肥一体化”绿色种植,启动口前半岛脐橙绿色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要扎实推进品牌提升,聚焦“奉节脐橙”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包装与准入规则,推广包装箱采摘时间标注和二维码精准溯源。拓展直采基地、订单销售、水果期货等新渠道,打造奉节脐橙批发专区2个,建设奉节脐橙直营店20家。要加快标准化生产,主导制定洗选包装及行业标准,建设智能检测中心与现代化洗选体系,推动果园向“标准化、宜机化、智能化”转型,新建脐橙出口基地1个,高产高值示范基地5个。
中药材产业:结合全市对奉节农业“一主两辅”的产业定位,要坚持效益导向,稳面积、提质量、增效益,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全链条升级,加快5000吨中药材冷库和GAP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深度谋划三峡库区中药材交易市场落地,新培育中药材深加工市场主体3家,规上达到5家,全链条综合产值提升10个百分点,全力打造中国“牛膝之乡”。要因地制宜加快高山生态蔬菜基地建设,确保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提升茶叶产地初加工能力、新产品研发能力、品牌营销能力,新建加工生产线、开发新产品,完成“奉节白茶”地理商标认证。推动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年养蚕超3万张,产茧121万公斤,综合产值2亿元。加快推进小水果产业发展,打造2个果旅融合示范园,年产量达1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6亿元。
持续完善以肉兔 生猪为主的养殖产业链
在农业发展的宏大版图中,种植业与养殖业是紧密相连的两大支柱,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物质基础,养殖业又反哺种植业。只有两者协同共进,才能推动农业经济繁荣,养殖业将是奉节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肉兔产业:2025年是1000万只肉兔三年行动方案的最后一年,要抓好产业链闭环期的各项工作,推动产业提量增效、提质升级。要持续壮大养殖规模,新增肉兔养殖单元120个,年产量达700万只、年产能达1000万只。加强龙头带动和链主培育,建成饲料厂、屠宰场、食品加工厂、肉兔粪肥生态革新等配套项目,形成肉兔全产业链,年精深加工300万只,产值达10亿元。持续优化“肉兔产业大脑”,新增智能化养殖设备200台,推动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在养殖场的全面覆盖。要推进肉兔养殖保险产品升级,探索推出肉兔价格保险和成本保险等新型保障方案,建立专项风险基金,充分激发农户养殖积极性。要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化规程,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探索与大型餐饮企业合作,开发兔肉主题宴席,本地鲜食70万只。
生猪产业:要统筹好生猪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以国猪集团3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全县生猪产业迭代升级,打造一批现代化的养殖主体,重点推动7000头能繁母猪基地建设,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25万头,新增产能5万头,年出栏量超75万头。加快成立重庆市畜牧院奉节分院,启动建设乡村振兴科技示范站,推动科研成果转化3项。此外,还要围绕黑牛、山羊、家禽、水产、蜂蜜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养殖场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 全力服务“三农”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基本途径,是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这些年,全县持续深化“1+8+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农技、农资等服务组织超200个,培训闲散劳动力专业技术1万人次,累计解决用工需求40万人次,成效显著。2025年,全县将继续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进程,推动服务“三农”发展。要织密服务网络,深化“三位一体”改革,推进经营服务网点向农村延伸。要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开发“夔门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系统”,有机链接三级服务体系各站点,形成网络、整合资源、共享成果。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服务,持续建强技术、劳务和销售服务队伍,全面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服务。
加快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助力农产品增效
在信息时代、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农村电商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全县电商交易额实现97.3亿元,同比增长21.3%,网络零售额达38.86亿元,同比增长27.3%。2025年,将全力打造县域电商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吸引人才助力发展,降低快递物流运营成本。要持续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小微企业依托电商平台、抖音、小程序等创新创业,要大力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把每个农户当成市场主体,培训农民及从业人员制作短视频等电商销售技能,探索如何把手机变成新“农具”,助力千家万户的“小农户”有效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要优化物流基础设施,结合全县农产品生产情况和物流网络布局,加快推进物流枢纽、云仓建设,完成数字物流服务平台开发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双向通道,实现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覆盖。要完善服务支撑体系,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引导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和快递企业开展共同配送模式。要推进“信用奉节”建设,创新推动信息生信用、信用变信贷、信贷促发展,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三农”领域,推进本地农村电商与农业、文化、旅游三模式融合发展。迭代升级“奉上好品”品牌,让诚信成为奉节最鲜明的特色。
加大返乡入乡创业支持 着力培养县域企业
2024年全县统筹资金3400万元,新建兴隆镇、吐祥镇、青龙镇标准厂房9000余平方米,新建鱼复街道、青莲镇、云雾土家族乡3个创业园,鱼复街道返乡创业园成功创建为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全县返乡创业园总量已达12个,就业帮扶车间达158家、居全市第一。2025年,要按照全市“引老乡、回家乡、建家乡”促进就近就地创业就业要求,制定出台《奉节县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高标准打造“高质量、态势好、可复制”的返乡入乡创业2.0版,力争今年建成就业帮扶车间30家以上、共富工坊50个,新创建市级返乡创业园2个。要加快产业延链补链,抓住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机遇,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打造围绕电子元件、服装鞋帽、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园区。要强化科技赋能,加强生产工艺技改,以“智慧人社”建设为引领,在全县12个返乡创业园进行数智建设,打造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合理调配、信息互通共享。要加强人力资源服务,紧扣产业需要、企业需求,全面摸清全县劳动力、用工主体、市场空间,定期开展专场招聘活动,让招工信息进村入户,2025年实现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就业6000人以上。
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 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2025年,奉节县将积极打造集体经济2.0版,大胆改革创新,丰富发展业态。要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租赁经营型、项目拉动型“五大模式”,通过创办经营性服务实体、新建标准厂房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收项目全覆盖。要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发挥376个结对帮带单位作用,多渠道整合政策、资金、项目资源,积极探索县级强村公司、县国有公司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经营性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全力防范风险,有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扎实做好巩固衔接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持续强化排查监测,充分发挥干部走访和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作用,聚焦大病慢病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特困供养户、重度残疾人、独居老人户和突发意外事故、受灾或产业失败户、返乡回村生活困难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动态监测,做到及时预警、快速响应、精准帮扶,切实把返贫致贫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对标国检各项要求,扎实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工作。通过干部走访全方位精准采集人员信息、收入情况、患病受灾、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信息,定期汇总筛查预警台账,做到全程监管、清单交办。对新发现的问题户,要在第一时间纳入动态监测范围,按照“缺啥补啥”原则,针对性地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
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粮食安全底线
2025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依法依规用地,“点对点”指导重点项目规范用地,各乡镇(街道)和国有公司要扎实做好用地前期审批工作,坚持先批后用,各乡镇(街道)要做实宅基地建设“三到场”工作持续进度过程管理。要做好耕地种植管护,各乡镇(街道)要做好复耕耕地的后期管护工作,抢抓农时节令,及时种植粮食作物。要加大巡查力度,落实耕地占用月巡查工作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和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要加大主管行业内项目管理力度,从严控制项目占用耕地面积。要继续突出“稳粮扩油提单产”总要求,带面积带品类下达种植任务,确保完成120万亩和41万吨的底线任务。要紧扣全市“巴渝粮仓”建设任务,不断完善粮油生产保障政策措施,提升打造粮食生产万亩片2个、千亩片5个、百亩片30个,力争创成国家级粮油产业集群。要提升耕地质量,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健全高标准农田“设计、招标、建设、验收”全链条和“主管部门、业主、施工单位、属地政府”四方责任工作体系,力争今年新改造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要加大力度推广主要农作物保险和种植收益险,及时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确保种粮农户“多种多收多赚钱”。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 打造和美乡村示范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25年,全县要持续推进“五网”设施建设,新实施农村道路改扩建50公里、安全防护栏150公里,“一改三提”饮水工程8个,完善15个乡镇物流共配中心及156个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新建5G基站230个。要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个革命”,创成垃圾分类示范村80个,建设农村污水管道5公里,实施改厕500户,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分别提升到71.5%、75.7%、100%,创成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县。要不断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开展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建成“一老一小”联合服务体12个,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达75%,打造兴隆、竹园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新增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家。要深度谋划具有奉节辨识度的巴渝和美乡村品牌,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对资源禀赋优越、基础条件较好、产业发展较好的镇村进行组团式、片区化打造,培育一批示范性、代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点。
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扎实推进“治重化积”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目前,全县“141”基层智治体系和镇街职能体系深度融合,33个镇街实现实战化运行。扎实推进“治重化积”,全县信访总量、到市集访同比分别下降6.9%、25.5%。2025年,全县要坚持党建统领、整体智治,迭代升级“四访”工作品牌,全面推行“四员四进”治理模式,打造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升级版”。要提升“141”基层智治体系实战效能,全面提升乡镇统筹管理能力,推动基层急需应用整体贯通、线上线下一体处置,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要推进基层矛盾排查化解,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完善个人极端事件长效机制,确保刑事、治安警情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要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推行“十抵制十提倡”,规范《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优化完善红白酒席备案机制,全力整治无事酒、豪华墓等不良风气,弘扬守望相助、孝亲敬贤、克勤克俭等优良传统。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弘扬“奉公守节、勤爬苦做”精神,推崇“诗承千年、德润万家”的人文传统,开展富有农趣农味的农民群众性文体活动和乡村民间民俗活动,不断提升农民参与感、获得感。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2025年,奉节县站在新起点,怀揣坚定信念,将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姿态,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社会民生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奉节新作为。
(全媒体记者 朱松)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