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曲艺生涯
□赵贵林
(上接158期)
三 曲艺创作生涯
高中毕业后我在城关民中任教。1965年,学校改为城关农中,实行半农半读,成了县里的重点学校。一次县里开会,要求城区每个学校都要出节目,校领导让我创作一个节目,于是根据当时流行的曲艺形式对口词,创作了《扁担》,写一根扁担的故事。对口词一般是男女两人表演,冉先知老师找学生演出,男生有了,但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女生与之配合,没办法,就一个男生上台表演。结果,表演获得成功,社会上对我们学校也刮目相看。后来,我又根据学校半工半读中的事迹写了一篇唱词《大风浪里炼红心》。
1972年,县里成立文工团,征集文艺作品,我于是又写了一幕话剧《拔钉子》,我把剧本和两件曲艺作品送了上去,县里认为写得不错,就把我调到县文工团当创作人员。《扁担》和《拔钉子》成了县文工团经常演出的保留节目。
文工团是一个综合性的文艺表演团体,自己创作是节目的重要来源。那时文工团除了下乡,还到县外演出。如果演出综合节目时,每到一个地方,基本要有一个节目,唱一唱当地风土人情或者好人好事,创作这个节目自然是我的任务。从采访、写作到演出只有半天或一天时间,于是大都写二三十句唱词,写好后贴在演员拿的小鼓或其它道具上,以清音或大鼓曲艺形式边看边唱。虽然都是一些急就章,也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唱的是大家熟悉的事。我记得,有次文工团在金凤乡演出10多天后,临别一场时,我写的一篇告别唱词,唱得台上台下的演员和观众都落了泪。这些急就章基本上是当时当地演完就扔,没有保存。那个年代,报刊不是很多,一些文艺刊物和报纸副刊,也都经常刊登一些曲艺作品,除了阅读,主要是满足一些基层文艺宣传队需要。作为创作人员,自然把目光盯着这些报刊,在报刊发了一些作品后,四川文艺,万县日报也经常给我约稿。于是,稍有空闲,我也写一些曲艺作品。现在手头保存着的,也都是这样的手稿。这些手稿,有的是在下基层演出中,根据当时的“好人好事”提炼加工的。也有的是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为完成宣传任务而创作的作品。现在看来,这些作品节目大都没有了生命力,都属于那个时代的产物,带有极大的局限性。当时,我也把一些民间故事改编成唱词小段。记得读初中时,我看到万县日报上登了一篇唱词,写的是长工经常吃剩饭,于是当着地主的老婆说,吃了剩饭力气大,地主的傻子老婆以为打听到了长工的秘密,于是改让地主吃剩饭,地主生气,打了老婆,老婆又疼又是喜。疼的是挨揍,喜的是老头儿才吃一顿饭,就有这样的力气,看来这剩饭还真是有作用。这篇唱词让我记忆了几十年。于是,我也把一些民间故事或古代笑话改编成曲艺作品,一连在报纸上发表了好几篇。
现在,回忆过去每篇作品的写作背景情况,感觉时代变化真快。我尽量记录下当时的情况。我认为,这毕竟是那个年代一个县文工团的创作和演出状况,可能对研究和了解那个时期有一些参考作用。 (未完待续)
凡所有标注为“来源:奉节网”的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需引用、转载,请来信获取授权,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和原文链接,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未经授权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使用本站版权所有的稿件,若有违反,我站将追究有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法律顾问:重庆贞枰律师事务所 蒋常清 136094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