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奉节县永乐镇白龙村驻村工作队长曹路
一“路”有你润无声
摘要:她没有亮丽的语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平淡中的坚守,工作中的执拗,润物无声的爱,依然让人心生敬佩。她就是我县众多驻村工作队长中的一员——曹路。

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历史。总书记来到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画栋,院落干净整洁,植物生机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兴。总书记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
-
召开院坝会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8317.jpg img/water1.png -
统一队服入户走访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8285.png img/water1.png -
翻阅网格日志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7109.jpg img/water1.png -
收集意见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7144.jpg img/water1.png -
户情记录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7353.jpg img/water1.png -
指导老人按手印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7373.jpg img/water1.png -
白龙村道德模范家庭表彰大会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7430.jpg img/water1.png -
前往水源地一探究竟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7958.jpg img/water1.png -
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6867.jpg img/water1.png -
接待来访群众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6972.jpg img/water1.png -
开展清洁家园行动
http://upload.xfjw.net/2018/0906/thumb_630_420_1536203876774.jpg img/water1.png
中国奉节网讯(通讯员 刘圣宇 王海山)她没有亮丽的语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平淡中的坚守,工作中的执拗,润物无声的爱,依然让人心生敬佩。她就是我县众多驻村工作队长中的一员——曹路。
先从一场院坝会说起。
2017年6月,曹路被派到永乐镇白龙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为尽快熟悉情况,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曹路与村支两委一起,到各社开院坝会。
然而因为村民对工作队不熟悉,会场总是叽叽喳喳、吵吵嚷嚷、闹闹哄哄,这种局面直到4个月后才迎来“转变”。
2017年10月,白龙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在8社召开院坝会,其中一个重要议程是评定低保对象。
会议伊始,少数村民依旧“我行我素”,那感觉就像是一场“批斗会”。
眼看这个会又有可能“泡汤”或“不欢而散”。
这时3个村民站起来:“大家少说两句吧,曹队长、徐书记他们来之后,是不是还像以前一个样?有没有一点变化?这些人是真心来帮助我们做事,再这么吵下去、闹下去,怕要不得哟……!”
话刚说完,会场渐渐安静下来,低保评定按照既定程序继续进行。
经过评定,该社低保户数和人数都减少了,但村民们反而更服气,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开展工作、落实政策能够端得稳、搁得平,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再说那件队服和自制档案。
初到白龙村时,曹路自己动手设计了一套工作队队服,内容很简单:白龙村驻村工作队,材料也不复杂,红色反光背心。
还别说,统一着装后,工作队到群众中开院坝会,大家都觉得耳目一新,很快就记住了他们。两个月后,当工作队不再穿队服时,发现大家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正在缩小,感情正在加深,大家对驻村工作队已经再熟悉不过了。
三峡集团枢纽局职工徐磊被派到永乐镇担任党委委员,兼任白龙村第一书记,他比曹队长晚来两个多月,初见这个队长时心里直嘀咕:搞农村工作怎么派个女娃子来?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工作,徐磊脑子里的想法发生了转变:这个女娃子不简单,肯玩命、爱较真、勤学习,农村工作经验远在自己之上,何况已是第六任工作队长,看来并非“混经历”。
因为他就是靠曹队长自制的一套档案完成驻村扶贫的入门课,这套档案包括一本网格日志,一本户情记录。
不管是入户走访还是巧遇正在干农活的村民,曹路都会拿出这两个本子,认真记录农户类别、家庭人口、收入支出、饮水和住房保障、教育和医疗保障等基本情况以及意见、建议。
等到徐磊到白龙村履职时,曹队长的两个本子基本写满,这个村的村情、户情,她都烂熟于心。
或许,这套档案对曹路而言顶多算是起到了记录工作的作用,但对徐磊来说,无异于“一座宝藏”。徐磊初到白龙时,就是利用了这套档案,很快就打开了工作局面。
有人说她 “多管闲事”。
非贫困户张勇平对家里的房子进行整修,委托一货车司机帮忙拉砖,没想到砖的质量不好,毫不夸张的说,轻轻一踩都会成为一包“粉碎”。
曹路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张勇平,要来货车司机电话,通过协调,把买砖的2000块钱退了回来。
别人说她完全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纯粹“多管闲事”,驻村工作队管好你的贫困户就行,这些事你管什么?然而曹路可不这么认为,自己是驻村工作队长,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一样,能为这一方百姓操点心、管点闲事也是理所当然。
有人说她“不厌其烦”。
4社贫困户周绪秀,一个70多岁的老人,儿子在监狱服刑,住的土坯房也不安全,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决定为其实施住房改造。
在实施该户住房改造时,可谓一波三折。
据第一书记徐磊回忆,两人到周绪秀家中,做工作最起码有10次。
最开始,是因为住房选址问题,要么是周绪秀本人看不上选的地方,要么是其他村民不愿意让土地给周绪秀,反反复复跑了5、6躺,住房选址终于确定。后来又因为面积大小和缺劳力等问题,又折腾了3、4次,最终通过村级代建帮助其解决住房问题。
有人说她 “对症下药”。
有这样一户家庭,两个老人都是70多岁,单独生活在一边,其中一个瘫痪在床。
膝下四儿四女,个个家庭条件都还过得去。
但子女却抢着要帮老人争低保户,大女儿更是跪到了镇政府门口。
曹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村上一起,多次到老人家里、子女家中做工作,在与大女儿打交道时,曹路说:“你要有本事,就该去争当榜样户、拿奖金,不要去找国家要救济粮,那样不光彩。”
没想到这句话说到这个大女儿心坎上了,后来这户在5月举行的全村道德模范评比表彰中,被其他村民评为“孝老爱亲家庭”,不光现场戴红花、穿绶带、领奖牌,还拿到了500元奖金。
有人说她“坚持原则”。
白龙村2社修了一个500方的水池子,管道铺设大约4公里,涉及该村200多户、800多名村民饮水问题。
水池已于今年3月份动工,按理说现在都8月了,当地村民早就该吃上干净的自来水了,可前几天,有村民来驻村工作队反映说,水一直没通。
曹路与徐磊两人,立即找到施工方了解原因,负责人坚称不是管道铺设原因,可能是水源地的水量太少,供应不上。
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两人谁也拿不准,于是,决定赶到水源地一探究竟。
从当天上午一直到第二天下午,两人一直蹲守在蓄水池旁边,等水蓄满后,二人发现水管里还是没水,这就基本可以确定不是蓄水池水量太少的缘故。曹路立即电话联系施工方,负责人到现场确认后,表示不是水源问题,就好解决。
时间又过去好几天,水还是没通。联系施工方,也以各种理由推脱。经过商议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2018年8月27日,曹路和徐磊第三次对施工负责人进行“约谈”,再次表明强硬态度,如果不能将水送到户,绝不组织工程验收。
迫于压力,施工方终于承认是管道铺设出现问题,称当初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水的落差,造成无法通水,回去后立即重新组织管道安装,尽快送水入户。
有人说她“不够称职”。
曹路因为长期驻村,丈夫也时常加班,年仅6岁的儿子只有交给奶奶照顾。
今年暑假,前一个月她给孩子报了兴趣班,分散了小朋友注意力,后来实在没辙,只好带到村上呆上两个星期。
在摸排登记村上留守儿童时,曹路苦笑:我家也有一个住在城里的“留守儿童”。
以前每个周一早上,她从家里起身赶往村上时,尽量做到“悄无声息”,以免惊醒熟睡中的儿子。没想到小家伙很“默契”,几乎同时醒来,总是嚷嚷着要跟妈妈一起走。
有一次,小家伙突然冒出一句:“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周末就会回来呀!”“我是问你,什么时候能早上出门上班,晚上按时回来,而不用等一个星期。”“那得再等一年。”“你骗我,去年就说只等一年,今年又说还要等一年……”听到这里,曹路有些哽咽。
其实,从白龙村村办公室到她家,车程也就半个小时。
2018年,白龙村被列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重庆蜀江楚峡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流转山地、耕地面积达到1500亩,围绕瞿塘峡口发展乡村旅游,土地流转费最多一户达到12万元。
前几年,在全镇年终考核中,白龙村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2017年,白龙村在全镇年终考核中,脱贫攻坚工作是第一名,综合评比上升到第二名。驻村工作队长曹路也被评为2017年度全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编辑:潘海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