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才有“位”
摘要:近日,跟随领导下基层,听闻一些基层干部发牢骚:如今的群众工作不好做,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原本是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而群众不领情、不说好,反而动不动指责干部摆架子、搞腐败。
黎国宝
近日,跟随领导下基层,听闻一些基层干部发牢骚:如今的群众工作不好做,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原本是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而群众不领情、不说好,反而动不动指责干部摆架子、搞腐败。
毋庸讳言,基层干部费力不讨好,心中有点怨气是可以理解。但从根本上讲,没有不像话的群众,只有不称职的干部,群众工作不好做,还得反求诸己找原因。许多时候,群众对政府办的事情不理解,就是因为没有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只是干部的一厢情愿,没有换位思考群众真正需要什么,才导致群众的误解。
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做到经常与群众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有少数同志则不然。有的办事看领导脸色,把领导点头当劲头,把领导爱好当嗜好;有的打着为民办事的旗号,图的是个人名利;有的不深入调查,凭想当然办事等等。这就必然会拉大与群众的距离,损害党的形象,制约单位的建设发展。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不要随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强加给群众。换位思考,以心交心,想问题、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办事情、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对症下药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理解。
编辑:马江望
网友评论